第13章 不信任的委任(第5/7页)
四
大家听了姚枢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
“姚枢之言,合情合理。如果我无视命令,拒绝回哈剌和林,将很可能导致帝国陷入内乱。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会按姚枢的建议,暂时回北方一趟。”
忽必烈作出了决定。这虽然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赌博,但是忽必烈依然不想因此和蒙哥对立。他决定北还。
忽必烈将要北还的消息传到哈剌和林之后,众人反倒紧张起来。虽然是自己发出的命令,但是蒙哥没想到忽必烈会这么乖乖地听从他的命令,真的就回来了。忽必烈的声望现在已经大到让蒙哥感到害怕的程度了。
阿里不哥高兴地站起来说道:“真是天赐良机。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将忽必烈除掉。”
阿里不哥的用意非常露骨。
他野心勃勃,认为按照末子继承习俗,自己才是正统的汗位继承人。在长兄蒙哥即位的时候,他便有些不满。但是现在既然蒙哥继承了汗位,下一任可汗的人选理所当然应该把自己排在第一位。
但是,现在在众人眼里,忽必烈却成了第一人选。旭烈兀无心汗位,他现在是西征的总将,远离哈剌和林,或许他会像拔都一样在西方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无论从人望还是实力上讲,忽必烈都是阿里不哥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蒙哥将忽必烈召回哈剌和林,对阿里不哥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利用这个机会铲除了忽必烈,他阿里不哥作为第一汗位继承人的地位将会得到确立和巩固。
阿里不哥继续催促蒙哥:“如果错失这个机会,忽必烈以后必然背叛可汗。没有可汗的命令擅自建开平府一事便是最好的证据。东方三王家和阔端家也和忽必烈步调一致,随时准备谋反。到时,西征途中的旭烈兀也会调转马头,回来帮助忽必烈。而现在正是我们铲除祸根的最好机会。”
蒙哥开始有些动摇了。的确如阿里不哥所说,如果历经百战的东征军加上东方三王家、阔端家以及旭烈兀的帮助,宗家的兵力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他的盟友拔都一家远在西部的钦察草原,在援兵到来之前,说不定自己便已经被消灭了。
但是,得知了此情况的忙哥撒儿急忙前来,要求谒见蒙哥。
“忽必烈殿下乃是可汗的长弟,是蒙古的柱石。兄弟之间的不和将会影响帝国的团结,动摇帝国的根基。可汗您这样做会违背祖汗的遗训,导致帝国陷入危机。忽必烈殿下对可汗并无二心。可汗何不借此次召还忽必烈殿下之际,消除二人之间的隔阂,为了帝国的繁荣昌盛,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呢?”
忙哥撒儿是蒙哥手下最为强大的将军,是一直支持蒙哥的第一大功臣,蒙哥不能无视他的话。
更何况,忙哥撒儿的话合情合理。如果真的听信阿里不哥的谗言杀掉忽必烈,蒙古将会陷入大混乱。到时留在开平府的忽必烈的部下决不会善罢甘休。和忽必烈关系亲密的东方三王家和旭烈兀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既然忽必烈如此听话乖乖地回来,那么必然已经做好了各种应急的部署和准备。蒙哥醒悟过来。
另外,拔都的死也使得蒙哥不再坚持己见。拔都于一二五六年去世,年仅四十八岁。蒙哥失去了最强大的盟友,万一发生内乱,将很难收拾局面。而且事情不是杀掉忽必烈一个人就可以了结。限制忽必烈势力的增长,只需剥夺他的权力即可。
蒙哥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在心里,表面温和地迎接忽必烈归来。
“皇弟你可回来了。对于你在中原的出色表现,朕已经有所耳闻。回来好好歇一阵子吧。”蒙哥抱住忽必烈的肩膀,温和而简洁地下令,“暂时就先别去打仗了,留在哈剌和林好好休养一阵子,疗疗脚伤。”
在蒙古,脚伤乃是不出征的最好借口。忽必烈虽然没有脚伤,但是他不能违背可汗的意志。
兄弟相拥,久久没有分开,对于忽必烈在金莲川附近建开平府和军费处置等事,蒙哥只字未提,更没要求忽必烈作出解释。
蒙哥召回忽必烈之后不久,将阿兰答儿也召了回来,宣布废除钩考局。在忙哥撒儿的劝谏下,蒙古避免了一次自成吉思汗以来最大的分裂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