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5/19页)
第三十四师猝不及防,师部首先遭到冲击,师、团直属的通讯辎重部队以及野战医院皆不知所踪,祝顺锟也因此暂时失去了和集团军总部的联系。
若无有利地形和坚固阵地作为依傍,在平原上一对一,师级别的中国野战军并非日军联队的对手。遭到袭击后,第三十四师被压迫在一个纵深横宽都不超过二十里的狭小三角区,回旋困难,周围形势也相当紧张。
祝顺锟分析了一下,南面遂川城一时难克,西面有樱庭支队从侧背进逼,东面是赣江,河宽水深,流速快,又无船只可渡,若往北面去,他所得到的情报是,那里也有日军出现。
最后的决定是,乘夜往北转移,看看情况再说。
战场决策有时也要靠运气,祝顺锟这回的运气不错,一路往北,不仅没遇到敌情,还收容了被日军冲散后隐蔽到山林中的直属部队,与总部的联系又得以恢复。
当然,再往上去就有敌兵了,祝顺锟侦察到,樱庭支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高陂,挡住了第三十四师北去之路。
这无疑是想要对第三十四师形成包围,必须得冲出去。
当天下午,第三十四师前卫部队歼灭了一股日军便衣队,从便衣队员的尸体中搜出了日军通报,这才知道对面之敌为第二十七师团。
抗战中由于特种情报等处于弱势,前线部队一般都需要通过抓俘虏、缴获文件等方式,才能准确地掌握日军番号。祝顺锟得悉后,立刻有了主意。
跃升甲种师后,第三十四师打得最好的一仗,还是骆湘浦团在醴陵的那一次,给予全师以极大信心,事后第三十四师趁势加大宣传,证明日军主力不难对付。
从资料上看,醴陵被消灭的日军应为第四十师团,祝顺锟牵强附会成了第二十七师团。当下他便将缴获的日军通报通示全师,顺便进行动员:“已经查明,前面的日军为第二十七师团,曾是本师的手下败将,这次应彻底予以消灭。”
口气大到天,但这就是激励人的一种办法。川军士兵们受挫后情绪一度受到影响,一听马上振作起来:以为是多了不得的强敌呢,原来是被我们打垮过的糍粑糖,好吃看得见!
在祝顺锟的指挥下,全师呐喊一声,山呼海啸般地向日军冲去,双方在高陂以北大打出手。
尽管樱庭支队以炮火相阻,但第三十四师士气旺盛,锐不可当,接连攻下好几座山头,战斗至黄昏,主力从内战跳到外线,反过来将樱庭支队的小股后卫部队给消灭了。
樱庭支队此前曾击溃江西省保安部队,一举攻下被作为江西临时省会的泰和,并留了少数兵力驻守。见第三十四师攻来,城内日军自知不敌,赶紧坐上预先准备好的船只,逃到了赣江东岸。
省保安部队溃散后,已躲到周围山林里,这时候才钻出林子,赶来迎接野战军大部队。第三十四师将收复的泰和城移交给保安部队,事后受到了第三、第九战区的嘉奖。
尽管王泽浚、王陵基都尽了力,王泽浚甚至还有超水平发挥,但第九战区相对微弱的总体实力,决定了没法从根本上阻止日军的强劲攻势,遂川、赣州先后失守,所在空军基地也遭到破坏。
中美空军的西南基地至此已全部丧失,之后基地逐渐移往西北方面。这一带皆指向日军大陆交通线的后方,陈纳德也就此改变战略战术,交通破袭被提升到了仅次于航空歼灭战的优先地位。
从1945年初开始,陈纳德以华北的老河口、华中的芷江两机场为前进基地,连续向日军所控制的交通干线展开了大规模空袭。
1945年1月,轰炸机群摧毁了日军在汉口的弹药储存库。进入2月,集中攻击交通线上的机车和桥梁,短短一个月内,便有37座桥梁不能使用,142辆机车损坏。日军将机车紧急送往机厂修理,轰炸机群跟踪而至,顿时连累机厂也一道遭了殃。
汉口是第六方面军在华中的重要补给基地,打通大陆交通线则让日军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二者如今都接近于瘫痪,这已不光是损失大的问题,而是在从根子上快速消耗日军的元气。
空军本应以空军来对付,但日军航空队已基本丧失攻击能力。在试图袭击老河口飞机场的空战中,最后一批老资格飞行员也灰飞烟灭,新的飞行员全是“眼镜男”般的菜鸟,让他们去袭击老河口,等于是让他们集体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