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笑谈渴饮倭奴血(第7/12页)

第40师团果然“不孚众望”,到21日傍晚一看,离平江还远着呢。

眼看战机紧迫,阿南也急了,除派飞机助战外,又修改路线,向第40师团下达了“立即转进梓江,向平江挺进”的命令。

其实真不能全怪第40师团,要怪,就得怪山区的路太难走了,即便从梓江行军也是如此。

那里的山间小路只能通过一列纵队,整个师团的行军队列,据说长达五十里,花了足足两天时间,才到达梓江,而从梓江到平江,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也得五十多里。

阿南再也等不下去了,在第40师团抵达梓江前,他就下令启动了南岸会战,对已被包围的中方主力师团发起攻击,这里面自然不包括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

军作战主任岛村一心向着第40师团,见第40师团几乎已撞入了死胡同,他连觉都睡不好,深更半夜地便把参谋长木下给摇醒,请求让第40师团从事“主作战”。

折腾完木下,天亮后,岛村直接又跑到阿南的房间,重申了这一请求,并且实话实说:第40师团迂回平江困难,或者说,根本就没那能力,不如派第6师团替代。

有时候挺难的事,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这层窗户纸捅破了,阿南倒也能理解,当即予以批准,随后给两个师团下达了最新命令。

第6师团一向自认为是最有实力的师团,现在阿南把第40师团无法完成的任务交给了他们,那个得意啊,当下撸胳膊挽袖子,情绪亢奋到不行。

第6师团沿途凶神恶煞,行军速度也远超第40师团,其尖兵部队排成两行纵队,信誓旦旦地要“首先进入平江”,一路都不肯停顿,直到距离平江仅有两里路时,才就地休息。

得到日军要进兵平江的报告,杨森表现得镇定从容,没有丝毫慌乱之色。有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验,他对这些紧急状况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有杨森亲自坐镇,尽管大兵压境,整座县城的秩序仍平静如常。平江城内的一万多民众都被动员了起来,于一昼夜间,将城区储藏的食物、弹药及重要物资全部运往山地秘密隐藏。

杨森的第二个预案是,一旦抵御不住,就继续采用过去伪装潜伏的办法,和日军在大山里兜圈子,当第6师团逼近平江时,他已率总部人员先行钻进了平江南面的山区。

两里路程,如果不是因为山峦叠障,平江县城完全可以尽收眼底,但正在坐地休息的第6师团尖兵却接到命令:“尖兵返回。”

当天早上,第6师团通信班收听到了第40师团的无线电报,上面称:“本师团已到达平江。”

第6师团师团长神田正种中将想不到第40师团居然如此鬼祟:说去不了,一家伙便蹿到了前面,真是亮瞎了我这双贼眼。神田急忙变更前进目标,率部掉头去参加“主作战”,以免被这个忽然交了狗屎运的第40师团给比下去。

如此拼命地跑来跑去,结果竟是白辛苦一场。接到回撤的命令,第6师团的官兵就像小孩子到嘴的点心被打掉一般,个个哑然失色,目瞪口呆。

这些沮丧不已的家伙一边走,一边嘴里还在不停地嘀咕:“只剩两里路程就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40师团当然没能占领平江,它是这么一回事:第40师团的发报员在播发无线电报时,误把梓江打成了平江,“本师团已到达平江”,实际是“本师团已到达梓江”。

阿南和第6师团还有纠错的机会,但另一个意外的出现,再次拯救了平江。

汨罗江南岸会战即将结束之际,军参谋部获得最新情报,第七十四军正向这一战场增援而来。

早在兵棋推演中,第七十四军就受到阿南及其幕僚的格外注意和重视,视其为“最精锐中央直系部队”。上高会战日军惨遭败绩,第七十四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日本人称为“虎部队”,此后第七十四军上升为甲种战略攻击军,无军委会命令,禁止用于作战或移动。

薛岳请示调用第七十四军,实乃无奈之举,因为在此之前,其他主力兵团都已在汨罗江南岸被日军相继击溃,这是他手中剩下的最后杀手锏。

第十一军的计划是,结束南岸会战在前,继续向长沙推进在后,第七十四军的突然现身,无疑给他们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