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真命天子(第5/12页)

对了,三顾茅庐嘛,孔明先生再不出场,这书都没法看下去了。

刘湘也读三国,自觉要说缺,也就是缺一个“神机妙算,能够安邦定国”的活诸葛了,毕竟刘航琛只能在经济领域如鱼得水,军事政治上可帮不了他什么忙。

这个神人在哪里呢?

有一个神人的名字其实早就传进了刘湘的耳朵,此人叫刘从云。

刘从云不仅是神人,还是远近闻名的“神仙”。据说他上通天文、下谙地理,袖藏乾坤八卦,能知过去未来,那真是才如诸葛、智赛刘基。

还有人神乎其神地说,刘神仙其实就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之所以暂隐凡间,为的是等候真命天子礼聘他做军师,以便襄助对方一统天下。

说句老实话,当初从速成学堂毕业,包括刘湘自己,都不会想到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那个算命不要钱的王篾匠不是说了吗,他会前程远大,怎么样,真的应验了。

前程远大跟真命天子能不能画等号,刘湘急盼着再找一个人来算一算,既然刘神仙也在寻找真命天子,那岂不正好。

于是刘湘写了一封信给刘从云,邀请其来重庆。写完了信,刘湘有没有做好三顾茅庐的准备,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刘神仙接信后马上屁颠屁颠地跑来了。

演义毕竟是演义,史书毕竟是史书,在现实生活中,大吏弯着腰礼聘贤才的情景早就绝迹了,这一点,连“神仙”都清楚,所谓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还是主动点好。

一见到刘湘,刘从云就失声大呼:“我今天遇到真命天子了!我要做军师,辅佐督办,平定天下,统一中国。”

刘湘又惊又喜,但表面上还要强自镇定,作谦卑状。

这边刘从云继续唾沫横飞地进行点评:“督办的相貌,隆准凤目,实乃帝王之姿!”

相完了面,他又论起了风水,说刘湘的祖坟怎样怎样,不得了啊,预示着后代要出皇帝。

刘从云特地申明,他从未去过刘湘的老家大邑。

你没去过,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刘从云说,他有“慧眼”,足不出户,不管千里万里,一律可以尽收眼底。

听到这里,刘湘那个激动啊,因为他觉得刘从云太神了。

父母去世后,刘湘为选择坟地,曾请教一位阴阳先生。这位先生说,大邑鹤鸣山是张道陵、张三丰两位天师得道成仙的圣境宝地,若将坟地建在那里,必能福荫子孙。

刘湘依言而行,可是不久他的一个孩子便夭折了。刘湘夫妇异常悲痛,这时另一位阴阳先生给他分析:“鹤鸣山是道教仙山,人张天师的领地,能随便动土吗?公子夭折,实乃天师之罚也。赶快搬吧,不搬还不知道会出多大的祸事呢。”

刘湘深以为然,便让这位先生给他另觅福地,最后迁葬于响台山。

响台山确实不赖,每当晴天傍晚,峡口便与八面来风互相振荡回应,宛如锣鼓齐鸣之仙乐,你要说这风水再不好,恐怕就找不出好的了。

刘湘对刘从云佩服之至,当下就拜在刘从云门下,尊其为老师,并聘任其为督署高等顾问。

诸葛亮打动刘备,还需要“隆中对”,刘从云仅凭一双“慧眼”就搞定一切,成了刘湘身边的“神仙军师”。

我们熟知的诸葛孔明向有两种形象,一种是正史传记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一种是民间演义中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人。刘从云版的诸葛孔明属于后者。

他早年就是个算命先生,靠摆八字摊头,给人算命拆字维生,邪门歪道的东西知道不少,比那个纯属业余玩票性质的王篾匠可要专业多了。

刘从云入幕不久,刘湘家就出了事,他弟弟患重病死了。

刘湘赶紧找来军师,刘从云掐着指头给算了一卦,然后很肯定地说:“看来可能是老太爷、老太娘的阴宅出了问题。”

刚刚夸说祖坟好,祖坟就又不行了,刘湘着实有些不信。可是军师既如此说,那就一道回家看看吧。

到了响台山,刘湘简直就要给刘从云来个倒头下拜了。

不是神,是太神了,原来的“仙乐”已不复存在,试问这风水还能好得了吗。

问当地百姓,原来是近年来响台山挖土烧砖,环境被破坏了。

再迁坟,这次刘从云亲自操刀。半年后,他在江油县找到了一块所谓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