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通信(第7/7页)

焦亮却因此有点得意忘形了。他在大家面前说,若没他出谋划策,太平军是不行的。太平军运气好,碰上了他这样的大军师,否则很快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昨天,杨秀清把这个自命不凡的家伙叫去,问他从桂林去湖南的路。杨秀清当然想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沿途天地会首领及他们的性格、势力范围的情报。焦亮一回来就豪爽地笑着跟大家汇报,说杨秀清要把中军主将位子让给他,由他来指挥太平军,还说他拒绝了,因为自己永远是诸葛孔明,不坐江山,甘当军师。太平军请他来,他就负责出主意,临阵指挥,不是他生平夙愿,云云。我不知道他跟杨秀清说了什么。不过,杨秀清这人我是十分了解的,他绝不会说让出主将之位这种话。

今天清早,焦亮就到洪秀全那儿去了。他临去时说:“天王一再要求,希望见见我,听听我的意见,我决定去见见天王。”其实焦亮早就主动通过幕僚提出过会见的请求。我知道,焦亮也知道我知道,而他居然恬不知耻说出这种话。恐怕连伯德令先生也没他这般厚颜无耻呢。

焦亮回来后跟我说:“啊呀!我们完全意气相投。天王要我当太平天国国主,我当然固辞了,他又要和我结拜兄弟,这我就不能完全拒绝了。我的名字已由‘大’改为‘亮’,由于我和天王间的关系,今后我决定改名为洪大全。‘大’是我原来的名字,兄弟名字一般都共有一个字,我决定取天王名字中的一个‘全’字。”

简直叫人目瞪口呆。

他本人却完全不以为耻,说不定还觉得美滋滋哩。

这种人需要有听众。他大概认为我是很好的听众吧。也许是我没露出讨厌的脸色,有时还附和两句,所以把我看成是好对付的吧。其实我对他这种嚼舌头早就领教够了。现在我感到没有世俗野心的伯德令先生反而容易交往,今后对焦亮我要表露些讨厌的脸色让他看看。我甚至觉得这样对他本人也有好处。据说有一句古话:“友人、知己受之于天。”可是,这次确实受之不当。

哥哥信中所说的中滨万次郎,看来是个很有魅力的青年,得一良友,我为哥哥高兴。

连理文写到这里,放下了笔。

营盘四周,寂静无声。夜已深,无风且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