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世民称帝(第5/7页)

当然,杨氏的这句话,并非只是为了讨好李世民,也是她的真心话。相比李元吉,别说地位、本事,就凭长相,都要强出李元吉很多。

因此,对于李世民杀害李元吉,在她被带到李世民面前的那一刻,她就不再恨李世民了,甚至还庆幸李元吉死了。因为只有李元吉死了,她才有机会来到李世民身边。

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身旁,杨氏这棵藤是怎么都要绕上去的。擅长见风使舵的杨氏,知道想要长久地留在李世民身边,想要被李世民长久地宠爱,就不仅要讨好李世民,还要讨好长孙氏。聪明的她知道,长孙氏对李世民的意义。

长孙氏对李世民来说,是无人能替代的;而李世民对长孙氏来说,则是她的一片天。因此,对杨氏,长孙氏并不嫉妒。因为,在长孙氏看来,李世民是要做一国之主的,身边岂能没有几个女人?当初,在她看到李世民看韦珪的眼神里有爱意时,便主动让李世民纳韦珪为妾,因此,面对杨氏的“侵入”和争宠,她倒并不介意。

“哪个男人没有三妻四妾?何况夫君这样的人呢?”长孙氏想。以后的他,可还是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

当然,即便李世民有再多的女人,她的地位都不会变,她坚信!

入住东宫后,杨氏也便随同李世民进了东宫。而在李世民称帝后,她还成了李世民最受宠的一后四妃之一。当然,这是后话。

第八十五节 李渊禅位,李世民继位

(4)

弑兄,杀弟、屠侄夺得储位,虽然入住东宫,李世民却饱受精神折磨。每天深夜,哥哥李建成死于他的箭下,弟弟李元吉死于尉迟恭箭下的场景,就像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让他怎么都无法摆脱。

玄武门事变发生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李世民整夜整夜地做噩梦,梦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身分家,身体跟在头的后面,喊着“二郎”“二郎还我命来”向他走来。每次从梦中惊醒,他都满头大汗,浑身湿漉漉的,像是刚从水里出来一样,打着战,发着抖。

同时,侄子们临死前的哀号声,总是在他心情好的时候突然响起。而李渊在玄武门事变后,每次见到他时的那种心如死灰的表情,更是在不停地提醒着他:他泯灭人性,是个恶魔!

为此,李世民时常担心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弑兄、杀弟、屠侄。玄武门事变,总归是他一个不愿意触及的伤口。

“爱妃,你可曾听别人说我些什么?”

每到这个时候,李世民都会去问长孙氏。这种痛苦,他无法向人诉说,只有说给长孙氏听。而长孙氏呢?总是不停地安慰他,说她听到的,人人都说太子殿下宽厚仁义,他这才安下心来。

谁都有可能骗他,只有他的夫人,他的太子妃长孙氏不会骗他,因为她就是他的一部分。

长孙氏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也觉得长此以往,对他的身体和执政都非常不利,于是在李世民又一次问他,别人在议论他什么的时候,她对他说:“夫君,妾知你有心结,可事情已经过去了,与其为这些事情纠结、痛苦,倒不如精心治理天下!”长孙氏看着李世民,一脸认真道:“若天下兴旺,百姓安康,盛世来临,谁还会记得之前发生的事呢?那时候,大家记住的,只会是殿下您的功绩和伟大啊!”

长孙氏的这番话,像是给李世民的精神折磨找到了出路。他太想挽回弑兄、杀弟、屠侄、逼父的恶劣影响了,他太想让自己成为一代明君,并用那明君的光环来掩盖他人生的污点了。

可如今,自己还只是个太子,虽然政事已经被自己掌控,可毕竟上面还有一个皇帝。不管做任何决定,还是要请示上奏的,很是麻烦,何况,每见一次李渊,对李世民来说都是一种痛苦,一种对玄武门事变的回忆。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真正登上宝座,头戴皇冠,让天下兴旺,让百姓安康呢?

李世民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登基。

其实,饱受精神折磨的何止李世民一个呢?他的父皇李渊同样如此。李渊也夜夜睡不着觉,一睡着,他的梦里全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带着孩子,满脸满身是血的向他走来。

短短两个月,李渊就衰老了很多,那原本挺拔的身子也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像个虾米。而更让他难受的是,自己处处受到了太子李世民的“监视”,他的身边全都是李世民的人,他们寸步不离地“保护”着自己,让他没有了自由。有时候,就是想宠幸张婕妤、尹德妃,也有了顾虑,而即便是见到了她们,也不可能再有之前的欢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