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喋血玄武门(第16/17页)
太子再也听不到常何的忏悔了。
玄武门重新恢复了它的安静和威严,只是,这安静、这威严带着血腥……
(11)
玄武门通往武德殿,甚至三泓池的路上,都有侯君集的人把守,因而,太子、齐王血溅玄武门的时候,三泓池那里却是一片祥和。唐高祖李渊根本不知他最爱的三个儿子已经火拼得只剩下一个了。
三泓池里,李渊和心腹重臣裴寂、陈叔达、萧瑀,以及三位妃子:万贵妃、张婕妤、尹德妃等在惬意地泛着舟。那天的天很蓝,远远看着,海天一色。
“怎么还不见他们过来呢?”一段时间的悠闲泛舟后,李渊突然心烦意乱起来。
“陛下,或许是秦王不愿意对质呢!”裴寂说的时候,语气还略带讥讽。他今天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情来的。
“按裴大人的说法,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也不愿意对质了?”陈叔达不咸不淡地说。
“是呀!是呀!是三位殿下都没来,不是秦王殿下一个人没来!”萧瑀帮腔道。
裴寂被呛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或许三位殿下不知要来这里,正在武德殿等着呢。”陈叔达知道皇上最信任裴寂,怕惹怒他,赶紧打圆场。
显然,这个观点更能让李渊接受。
“既然如此,那就上岸吧!”他说,“去武德殿!”
李渊有些丧气。看来,他设想的其乐融融又要泡汤了。
船缓缓向岸边驶去,靠岸后,几位宫女刚刚搀扶着李渊走出舱,不待上岸,却见一众带着兵器的人来到了岸边,正注视着他们的船。准确地说,是注视着船上的李渊。
船上的人全都吓傻了,有两位宫女还发出了轻微的惊叫声,随即一脸惊恐,捂住了嘴。
船上的人看到,带头的是个满身鲜血的人。此人身穿盔甲,手执大刀,腰挎利剑,身背弓箭,完全一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模样。他的身后是一些和他一样,面带肃杀表情的全副武装的士兵。
李渊一阵晕眩,心一痛,身体在微微颤抖。他眯着眼,盯着岸上那些奇怪的人。他希望那只是他的一个幻觉,只是在阳光照耀下因晕眩而产生的幻觉。
“啊!”裴寂等人也出来了,不知谁又喊了一声。
这惊叫声,李渊听得清清楚楚,提醒他,那不是幻觉。而也是这声惊叫,让刚刚吓傻了的船上的人全都清醒过来,他们不约而同地围在了李渊身边,将他围在中间。
李渊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但他不知道,那满身鲜血的人是哪一边的人?是东宫的还是秦王府的?
因震惊和错愕,李渊的脸色已苍白如纸。
“微臣拜见陛下!”尉迟恭跪地叩首,大声说,声音洪亮有力。
“你是何人?来此做什么?”
尉迟恭的跪地叩首让李渊意识到,自己还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厉声道。
不过,虽然他已经竭力控制自己了,可那声音里还是带着战栗。
“快说!谁人作乱,你又来此干什么?”李渊又说了一句。他的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恐惧,这份恐惧是他一直以来最怕出现的。
“回陛下!太子和齐王叛乱,秦王率军已将二人诛杀,因怕惊动陛下,特意命微臣前来护驾!”尉迟恭中气十足,每句话都铿锵有力。
最怕出现的终究还是出现了,这惊天的噩耗啊!
李渊又是一阵比刚才还加剧的晕眩,站立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他连连摇晃几下,身边的宫女侍从全都上前搀扶他。
难道这就是宿命吗?自己一直竭力想要阻止的骨肉相残,最终还是出现了。李唐王朝终究还是没能避开重蹈杨隋的覆辙。
“大胆!什么太子、齐王叛乱?”裴寂在经过短暂的惊恐后,颤声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怎么可能叛乱?”
尉迟恭只是轻蔑地瞟了裴寂一眼,并不作答。此刻的裴寂在他眼里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裴寂随即附在李渊耳边说:“陛下,今日之乱,定是那秦王所为,陛下还是赶快调动天下兵马平乱才是啊!”
李渊一脸木然地看着裴寂,心想,别说自己已经被围住了,即便真这么做了,自己会不会像两个儿子一样掉了命不说,就说真调动了兵马,将那二郎也杀了,这李唐江山他又要交给谁呢?他轻叹一口气,目视着尉迟恭:“二郎在哪儿?让他来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