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25/26页)
“你……没有其他事吗?”她等不及了,问。
“没有了,今天臣妾只是来给陛下和贵妃娘娘送糕点的,还望陛下和贵妃娘娘喜欢。”长孙氏又说。
万贵妃一听,长舒一口气,心想,就这么简单?笑容再次从她的脸上溢了出来。她瞟了眼桌子上的装着夜明珠的盒子。
当然,长孙氏走的时候并没拿那盒夜明珠,她走后,便被万贵妃收了起来。
(16)
唐高祖李渊看到那屉糯米糕的时候,眼睛潮湿了。他夹了一块,含在嘴里,心里说不出的难过。糯米糕的味道瞬间就让他想起了去世的窦氏。这糯米糕和窦氏做的分毫不差。
“这个秦王妃呀,还真是有心,知道陛下喜欢吃糯米糕,也知道臣妾爱吃红豆糕,就亲自做了送来!”
万贵妃得了长孙氏那么珍贵的夜明珠,自然也要替她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好话。
李渊点着头,一口一口地品味着糯米糕,心想,她怎么会做的呢?而且还和皇后(去世的窦氏)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李渊喜欢吃糯米糕,而且只喜欢吃窦氏做的糯米糕,窦氏做的糯米糕甜而不腻,滑而不油,非常特别。
“这世上,没有人能做出夫人做的味道了。”窦氏活着时,还没有坐上皇位的李渊每吃一次糯米糕,都要说上这样一句话。
可自那窦氏去世后,李渊便再也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糯米糕了,虽然坐上了皇位,可御膳房里即便用最好的糯米、最精致的做法,也始终做不出他想吃的味道。可这秦王妃,怎么就能做得不差分毫呢?
李渊不知道,长孙氏还没有和李世民定亲时,因哥哥和李世民的关系,时常去李家,也吃过窦氏做的糯米糕。有一次,长孙氏再去时,见窦氏正在做糯米糕,便给她打下手,同时,悄悄记下了做糯米糕的每道工序,甚至连放多少水都记得清清楚楚。
回家后,她就做给母亲和哥哥吃,还把她做的拿去给窦氏品尝。刚开始的时候,做得并没有窦氏那么好吃,但经过窦氏的耐心指导,便能做得分毫不差。那时候的长孙氏不会想到,她偶然学会的做糯米糕,还能打动皇上,甚至让李渊想起和李世民的父子情来。
长孙氏的糯米糕软化了李渊那颗对李世民渐渐坚硬的心,他想起了这个儿子的好。这个儿子,虽然做了一些让他失望和伤心的事,可他不得不承认,天下能成为他李家的,这个儿子功不可没,甚至比任何一个皇子的功劳都大。如果没有这个儿子,天下会不会是他李家的还真难说。何况,他还有这个秦王妃,她是那么聪明、善良、善解人意,像极了自己去世的皇后。
皇后若在世,会希望自己这么打压他吗?李世民可是窦皇后最喜欢的儿子呀。
“唉!一母同胞的三兄弟落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难道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就一点儿责任都没有吗?”
李渊开始反思自己,他想起曾经热闹的秦王府已经被自己分解得差不多了。又想起了前几日,那被抓的张亮和尉迟恭。
张亮是经过了严刑拷打的,却并没有什么“图谋不轨”的确实证据,而那尉迟恭杀齐王小妾父亲和哥哥的事,李渊再一回想,也是漏洞百出。这尉迟恭再蠢,也不可能去和齐王争女人啊。何况,如今的秦王府已经不是以前的秦王府了,他即便再张狂,也是张狂不起来的。
这件事,很可能是四郎在诬陷尉迟恭,目的就是打压他的二哥。
李渊越想越觉得对不起李世民,又想起尉迟恭被抓的那天,李世民要见他,他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将他拒之门外。
父爱在李渊的心里荡漾。几块糯米糕下肚后,李渊召李世民觐见。
这几天,李世民正因父皇不见他而深受打击,因而在见到父皇的那一刻,原本的委屈化成了泪水。当然,那泪水也冲垮了李渊在内心对这个儿子筑起的堤防。李渊的眼圈红了。
两父子难得的说了些闲话,最后,趁着父皇高兴,李世民趁机为张亮和尉迟恭辩解,说自己派张亮去洛阳,只因洛阳是李唐重要要塞,还说那里的防备不到位的话,会有很大隐患的。又说,张亮对李唐很忠诚,对父皇也很忠诚,绝对不可能图谋不轨,等等。当然,他还没忘把太子李建成如何用一车金银珠宝收买尉迟恭的事说了,并将李建成写给尉迟恭的信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