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23/26页)

“唉!二位所说我都明白,陛下这是要孤立二郎。我相信,二郎心里也清楚,不是不知道,可是如今陛下对二郎已经失去了信任,想废太子,想必是不可能的事了!”长孙无忌叹气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互看一眼,他们不知长孙无忌听明白了还是在装傻。

“这么说吧!”杜如晦狠狠心,直接说出了他和房玄龄心里所想,“殿下功高盖世,也有明君之相。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有时候,流血之事不可避免!如果殿下君临天下,也定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长孙无忌岂能不明白他们所说,而且他也曾在李世民的面前提过这些事,历朝历代,在皇位之争上没有不流血的。

“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啊!”长孙无忌说。他当初和李世民提的时候,李世民假装没听到,所以他觉得这种事还是要慢慢来,“或许,被逼到绝路上时,他才能下定决心吧!”

长孙无忌的话,房玄龄和杜如晦听明白了。心想,也许尉迟恭被抓进死牢,会让秦王绝处逢生也说不定。

这么一想,他们淡定下来。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秦王府等李世民时,李世民正在去往紫宸殿的路上,他已经得知尉迟恭被抓的事了,他要救尉迟恭出来。

然而,结果是,他连父皇李渊的面都没见到。

“陛下身体不适,秦王还是先回去吧!”

太监用这句话将他堵在了门外。那时候,李世民的头轰的一声,整个人都天旋地转……

第六十八节 长孙氏帮夫

(15)

秦王李世民被皇上冷落,秦王府门可罗雀,府里的人不是被调走就是被抓,状况不断。即便是皇上身边,李世民的“隐性手下”马三宝也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不断游说下,调去做了同州刺史。

马三宝之所以会成为目标,被太子和齐王联合弄走,均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意识到,马三宝很可能就是那个隐藏在他们身边,甚至皇上身边的“内奸”。

杨文干事件虽然结束有一段时间了,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每次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我们的身边,一定有二郎的人!”李建成说,“此人不揪出来,后患无穷!”

“那还用揪?尔朱焕和桥公山,不是主动显身了吗?”李元吉说。

李建成摇头道:“除了他们二人,至少还有一个!”

“还有一个?哪会是谁呢?”李元吉问。

“能让尔朱焕和桥公山能顺利逃脱的那个人!”李建成说。

于是,两兄弟把能接触被到关起来的尔朱焕和桥公山的人全都排列出来,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把视线停留在了马三宝身上。

他们对马三宝产生了怀疑。

“一定是他,如果不是他,那两个奸贼不可能逃得掉!”齐王李元吉说。

“希望不是他,父皇对他那么信任……本王对他也不错,怎么可能是二郎的人?”太子李建成还是不愿相信。

“哼!大哥,你别忘了,这马三宝原来可是李秀英的人,李秀英和二郎的感情那么好!”李元吉翻着白眼说,他对李秀英的恨就如同对李世民一样,所以他从不称呼她为“三姐”。

“你这一说,倒真有可能!”李建成若有所思道。稍停,他又瞪了一眼李元吉,严肃道,“什么李秀英,李秀英的?那是你三姐!以后不许这么没规没矩的!”

李元吉撇撇嘴,嘴里嘀咕了几句。

李建成虽然对马三宝是不是李世民的人仍心存怀疑,但还是决定要将马三宝调离李渊身边,毕竟这样对他来说才是保险的。

看着局势对秦王府越来越不利,太子和齐王还在一点点地削弱秦王府力量。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全都着急起来,就连秦王妃长孙氏也为他的夫君担心起来。

窦氏(李世民的母亲)曾经评价长孙氏最有她的风范,很有远见。对秦王府与东宫和齐王府之间的微妙关系,长孙氏都看在眼里,而且也清楚地意识到,三位皇子之间的争斗不可避免,关系也将无法弥合。

争斗不可避免,她的夫君又在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争斗之中处于劣势,她就不能袖手旁观了。

其实,从内心来讲,曾经的亲兄弟成了利益和权力的争夺者,这是长孙氏不愿意也不忍心看到的,她也会痛心。但她更知道,生在皇室家族,这样的争斗就不可避免,甚至说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