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4/9页)
“我可从来没想过有这一天。”休伊嘟嘟囔囔地说,“日本庄稼汉跺着脚走进我的办公室……”
心狠手辣、精明狡猾的霍克斯沃斯・黑尔一直躲在幕后,精心谋划着针对工会的两次正在进行中的战斗,现在他开始集结力量了。黑尔用手敲着桌子说:“我们现在得拧成一股绳对付他们,要是这个房间里的任何人动摇了,我们绝对不讲情面。从正面来讲,那些日本激进分子会把你们一口吃掉。从反面说,我们也会让你翻不了身。没有情面可讲。不许敷衍。不许上法庭。先生们,你们要么站到我们这一边来,要么永世不得翻身。”他停了下来,盯视着在场的人们问道,“大家都同意吗?”
“同意。”种植园老板们嘟囔着,就这样,罢工开始了。
对策制定已毕,休会时,种植园主们紧张不安地站在会议室里不愿离开,黑尔问道:“酒川五郎这小子年轻有为,还有三个兄弟上过普纳荷学校,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去当共党呢?”
詹德思答道:“我认为他是受到了日本的美国劳工联合会指派。”
这话恰似一片阴影袭来,笼罩了“堡垒”集团。约翰・惠普尔・霍克斯沃斯若有所思地说:“想想,我们的政府找了一个正直的日裔年轻人,教他劳工斗争的策略!”当时正有一股狂乱的矛盾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也偷偷地钻进了会议室,嘲讽着这些种植园经理。霍克斯沃斯・黑尔痛心疾首地问:“你是说,一个本可以去上普纳荷学校的人,被我们自己的政府弄得堕落了吗?”堡垒集团成员的第一次会议,就是在这样阴沉的评语中结束的。
事实上,当休利特・詹德思谴责酒川五郎是个日本共党分子的时候,这句话并非完全不对。1916年、1923年、1936年、1939年和1946年,堡垒集团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建立工会的提议,完全不予考虑。他们穷尽了所有的手段,既有身体胁迫,也用阴谋颠覆,禁止劳工组织获得任何法律身份,这种做法使得群岛上没办法组成正常的劳工联盟。这些美国大陆派来的劳工组织者尽管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然而却是彻头彻尾的美国人,他们发现,传统做法在夏威夷将一事无成。就连工会这个词也没人弄得懂,就算有人明白也不会解释给别人听,于是,堡垒集团和《火奴鲁鲁邮报》便不由分说把一切工会活动都称作搞共产主义。结果是,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在美国大陆被共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的要素的工会组织,在夏威夷则有着相当独特的定义。一句话,工会主义就是造反。
有些困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在美国大陆,日后看来相当温和的劳工组织者,在夏威夷却吃了闭门羹。如果他们试图和种植园的劳工谈话,就会被人结结实实地扔出种植园。如果他们试图租借一个大厅当总部,谁也不会让他们得逞。他们被恐吓,被诽谤,被虐待,并以共产主义的罪名遭到骚扰。
按照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对社会变迁的解释,温和派一旦遭到驱逐,极端分子便乘势而起。从1944年开始,一群死硬的种植园劳工偷偷潜入群岛——其中有不少人是西方共党分子,他们隔岸观火,发现夏威夷的局面使其成为共产主义思想得以大肆宣传的温床。这群西方领袖中有一个身材壮实、面貌丑陋的爱尔兰天主教徒,来自纽约的罗德・波克,此人在1927年加入共产党,之后平步青云,终于爬到今天的显赫地位,人们对其委以攻克夏威夷的重任。他的第一个举措就是娶了一位巴尔的摩的第二代日裔美国人,这个日本女孩儿本身就是共产党人,事后证明,她在占领群岛的宏伟蓝图中对他帮助巨大。
例如说,罗德・波克在指导日本劳工运动之后返回夏威夷的途中遇到了酒川五郎,他立即发现这位能干的中尉军官正是自己开展建立工会,进而在夏威夷推行共产主义事业而求之不得的人选。于是波克对他的日本太太说:“去跟那位年轻的酒川先生套套近乎。”日本姑娘不遗余力,她的目的并不是将五郎拉入共产党,而是诱使其成为劳工组织者。波克还通过五郎招募了其他日本和菲律宾工人,却不曾向他们透露自己共产党人的身份。靠着这种方法,一场有着坚强核心组织的劳工运动便得以开展起来,并于1947年站稳了脚跟,可以与堡垒集团相抗衡,并斗争到底,直至将岛屿推入分崩离析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