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5/6页)

过了一会儿,她问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艾伯纳答道:“你应该在大道旁边建一座堡垒,每晚日落的时候敲起鼓来,然后把还在岸上的水手都抓起来,关到堡垒里,一直到天亮。有哪个女孩游到船上去,也关在监狱里。”

“这样的法律太严厉了。”玛拉玛说,她宣布散会。当其他的阿里义走后,她把杰露莎拉到一旁,怒气冲冲地问道:“那些水手真的会因为姑娘们的事笑话我们?”

“连我也会笑话你们!”杰露莎毫不退让,“想想看,哪有人让自己的女儿如此堕落!”

“她们又不是阿里义。”玛拉玛还在固执。

“你是人民的良心。”杰露莎答道。

那天夜里,黑尔夫妇花了好长时间争论该不该允许普帕里家的女儿们回到传教士学校念书。艾伯纳认为应该永远开除她们,而杰露莎则认为应该再给她们一个机会。捕鲸船“约翰・古德帕斯彻”号一起锚,四个妖媚的姑娘便又齐整整地穿上新裙子,怀着愧疚的心情回来了。杰露莎苦口婆心地告诉她们,这种罪恶是多么可怕,姑娘们则用十万分的热忱表示悔改。然而几星期后,一个孩子兴奋地报告捕鲸船“瓦实提”号进港了:“‘瓦实提’号的铁锚落下来啦!好多克拉莫库。”四个姑娘一听,起身就跑。那天晚上,艾伯纳坚持说,至少要开除三个年龄较长的姑娘。她们果然被学校开除了。那几年,捕鲸船到拉海纳来得特别频繁——在1824年就有17艘船进港。普帕里家的前三个女儿都赚得钵满盆满。她们不再上船,而是成了墨菲小酒馆里的舞娘,并在小舞场后头各有一间小屋。至于跳舞挣来的硬币,她们可以分到一半。

伊莉姬是四个女儿中容貌最为出众的一位,她留在了传教士学校。在杰露莎极为悉心的教导下,她渐渐开始读懂了《圣经》,发誓再也不去捕鲸船。她在夏威夷女孩子中算得上身材苗条,披着一头极长的秀发,眼睛波光流转。伊莉姬一笑便露出雪白的牙齿,把一张俏脸映衬得光彩照人。杰露莎看得出男人们为什么老是围着她打转。“等到她二十岁的时候,”杰露莎说,“我们会把她嫁给一个信仰基督的夏威夷人,你得记住我的话,艾伯纳,她将是整座群岛上最棒的妻子。”

杰露莎说这话的时候,艾伯纳其实并没听见。他用四处收集来的木头片——木材在拉海纳是极珍贵的资源——做了一张小桌子,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七八摞文件,每一摞上都压着一只海螺壳以保持整齐。他正在与住在群岛各处的其他传教士合作,着手进行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将是他们为夏威夷做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贡献。他正在将《圣经》翻译成夏威夷语,并把业已完成的译稿送到火奴鲁鲁的印刷厂去,一次印出一点点来。

在这些年间,艾伯纳所从事的工作中,没有哪一项使他感到过如此快乐。他面前摆着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圣经》文稿、柯内留斯・斯赫雷费利厄斯的《希腊文-拉丁文字典》,再加上他在耶鲁研究过的各种《圣经》版本。他快乐得像个耕地的农夫,把一片坑洼不平的农田整理成一颗石子也没有的平地;又好像一位钓者,撒下渔网时便笃信自己将收获不菲。他常常与柯基一起工作,他们丝毫不肯放松,逐节逐段地苦苦思索。时光飞逝,艾伯纳终于译到了《圣经》之中他最为珍爱的两节内容。头一节便是《箴言》,对艾伯纳而言,这一节内容仿佛浓缩了古往今来所有的人类智慧。这一节尤其适合夏威夷人,其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令人回味无穷。艾伯纳翻译到该篇结尾处,利慕伊勒国王描绘出理想的女性,这使艾伯纳的笔简直在纸上的横格之间飞了起来。艾伯纳觉得,利慕伊勒说的简直就是杰露莎・布罗姆利本人:“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依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好像商船从远方运粮来;她张手周济困苦之人,伸手帮补穷乏之人……能力和威仪是她的衣服……才德的女子很多,唯独你超过一切。”

译完《箴言》,艾伯纳有意将最后几页翻开,好让杰露莎有机会读到。令他失望的是,杰露莎并没有留意到,她已经学会了不去打扰他研读翻译《圣经》的工作。最后,艾伯纳只得将利慕伊勒国王的结语亲手递给杰露莎,她静静地读了一遍,只说:“一个女人倘若配得上这些文字,那便做得相当好了。”艾伯纳抑制着内心的激情,想大声说:“这些是写给你的,杰露莎!”但他终于没有说出来,只是将这几页纸放回其他的文稿中,寄到火奴鲁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