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6页)

这个想法如此清晰。特罗罗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他想通了一套全新的航海体系,全拜泰恩的礼物——那颗固定不动的星星——所赐,他想:“这片水域的水手多么幸福啊!”一颗只消看上一眼就能确定纬度的星星。“天上的一切都有了固定的位置!”他兀自喊叫起来,“我将得以在这片天空下自由驰骋。”他欢喜地朝西边看去,“七目星座”正朝他眨巴着眼睛。黎明即将到来,特罗罗对星星们悄声说:“你们带领我去的新大陆一定无比美妙,它周围的海洋如此有序,它头顶的星空如此有序。”

在这次航行中剩下的时间里,在难熬的漫漫长日中,独木舟上唯有特罗罗无所畏惧。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平安脱险。泰恩不会随意将那颗固定的星星挂在那里,除非为着某种崇高的目标,而他特罗罗,已经领会了天神的用意。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让任何人觉得他配得上自己的名字——智者特罗罗。而且他注定无法像叔父图普那一样,成为一名祭司。这的确令人遗憾,因为他们需要祭司。在政治上,他缺乏哥哥那样的谋略。然而,在今夜,特罗罗证明他能做到其他任何同伴都做不到的事情:借由夜空中的一丁点儿证据,他从中推导出了一套全新的科学。这是任何人的头脑都无法超越的成就!特罗罗在这个夜晚所预见到的,将成为整座群岛上一切海上导航的依据。他们在大海中的位置由此确定。这个发现让特罗罗喜不自胜,他几乎放声歌唱起来。遗憾的是,在诗歌方面,他并无多少天赋。

但是,即使是在这个胜利的时刻,特罗罗也感到一种困扰他多日、而且显然不会就此消失的空虚感。他终于领悟到这颗固定星辰的意义,正想与玛拉玛讨论时,她却不在身边,而跟特哈妮讨论这样的事情根本没意思。玛拉玛与特罗罗总是心有灵犀,而美丽的特哈妮则只会看着天空问:“哪颗星星?”玛拉玛那最后的呼喊——“我就是你的独木舟!”一直奇异地萦绕在特罗罗的耳际。在某种意义上,她的确是。玛拉玛才是这艘独木舟不断前行的精神寄托。特罗罗面前的波浪上,不断浮现出玛拉玛沉痛的面庞。“守候西风”号一路飞驰,冲过这张幻想中的面庞。独木舟掠过水面的一刹那,玛拉玛的面孔倏然微笑,特罗罗便觉得万事顺利。

他们一头扑进无风带的热浪之中。白天,阳光无情地暴晒着他们。夜晚,预示着干旱的星星嘲弄他们。到了现在,远处降下的暴雨已不会撩拨起他们的热望。他们心里很清楚,不会下雨的。

特罗罗特意安排,不让马图和帕这两位最强壮的划桨手同时划桨。另外,在右边船壳里拼命干上一小时,会拉伤左肩膀的肌肉,所以,划桨手们接下来要换个边,把右肩膀的力气也耗尽。每次轮班时,六名划桨手去休息。同时独木舟能一直向前。

有时,身体强壮的女人会接替划桨手,这时轮班时间便缩短为半个小时。而在船壳的底部,工匠和奴隶们不停地把从拼接船舱的木板之间的缝隙中渗进来的水舀出去。

刮起风暴时,淡水很充足,但那时主要是靠船帆鼓风向前走。而现在,男人们汗流浃背、拼尽力气划着桨,却没有了淡水。每个人都说,这实在太讽刺了。国王下令分配给每个人的水越来越少。人们工作越卖力,能喝的水就越少。

女人们几乎得不到任何淡水,她们忍耐着巨大的痛苦。奴隶们早已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农夫们承担着尤其残酷的任务。他们必须轻轻掰开猪崽的嘴巴,往里倒进维持它们生命所需的淡水,而他们自己其实比这些动物更需要水分。死掉一个农夫算不了什么,死掉一头猪却是灾难性的。

独木舟依然前行。夜间,特罗罗的双唇如同火烧一般,他把半只盛满海水的椰子壳放在靠近船头的甲板上,他则从中观察那颗固定不动的星星的倒影,只要椰子壳里一直有这个倒影,他就会一直保持原来的航线。

天将破晓时,红眼睛图拉坐在酷热之中,衰老的身躯几乎被太阳晒焦。她还在琢磨着那些预兆的含义。一连几个小时,她不停地喃喃着:“什么东西会带来雨水?”从空中飞过的鸟儿也许能说明哪里有陆地和淡水,但是空中并无飞鸟的踪影。“东方的天空出现红色的片状云层必将带来雨水。”她这样寻思着,然而天边并无一朵云彩。那天正值月圆,月亮明亮得仿佛是磨得光可鉴人的砗磲壳,然而图拉观察着月亮,发现旁边没有围绕着圆环,也就是说没有风暴的预兆。“如果有风,”她喃喃地说,“就可能带来风暴。”但是并没有风。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祷词:“站起来,站起来,从塔希提岛来的大波浪。吹下去,吹下去,从莫雷阿岛来的大风暴。”但在这些新的海域里,她的祈祷没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