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宋家遗产(第4/16页)

一位联邦调查局特工间接地指出:“在这件事情上,为了得到联邦调查局的保证,银行高层官员们似乎准备了一套平淡的说辞。”

联邦调查局确实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它推测孔家在美国的大部分流动资产都存在他自己开办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里,而子文大部分的流动资产则存在广东银行旧金山分行。不过,由于这两家银行由他们家族直接管理,让它们出具详细的细节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另外,在西雅图和波士顿的几家银行里也查出了一些大账户。

人们发现,包括美龄在内的家族成员在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各个城市中都拥有公寓大楼和写字楼。宋氏家族还拥有或控制着很多家公司,其中包括位于华尔街一号的孚中国际公司和莫诺化工公司。但这些发现与其他的资产相比,不过是大巫见小巫。英美金融圈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传闻,说子文拥有通用汽车公司或者是杜邦公司(抑或是两者都有)的巨额股份。此事如果已被查实的话,那也早被联邦调查局放到保密文件里面去了。

有人告诉联邦调查局,他们要的一些信息可以在联邦储备银行和财政部的档案文件——TFR–300表(所有的外国人都要填写该表)里找到。这份表格里也许列有宋氏家族在美国的所有财产,但联邦调查局不愿意去财政部复印这张表,因为他们认为财政部的一些高官跟子文走得很近,可能会把调查的事情透露给他。他们通过间接的方式得到了这些表格,却发现上面几乎什么都没有。比如,美龄填写的那张表在“个人财产”一栏中一个字都没填。很显然,财政部对她还算客气,没有让她填写具体细节。

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试图监视孔家那栋位于里弗代尔独立大街4904号的豪宅。一位特工抱怨说,这事也不好办,因为这个地方极为偏僻,那些大宅子都掩映在树木之中,彼此之间相距很远,询问邻居也都讲不清楚。(1955年夏天,纽约的中文报纸刊登了一件孔公馆里发生的丑闻,联邦调查局终于得以窥视一下孔家豪宅里发生的一些奇怪的事。据报纸报道,从香港来美的几个中国佣人本来是想去中国大使馆工作,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成了孔家在里弗代尔住宅中的囚犯。他们反映自己并没有得到许诺的薪水,也不允许离开住地半步,甚至不能给家里人写信。失望之余,他们一起逃跑,结果却被抓了回来。根据《中国新闻日报》的报道,为了教训他们,这些可怜的仆人被吊在房梁上毒打。虽然孔祥熙给报纸写信,否认了对他们进行苦力贸易的说法,却没有否认这几个佣人提出的其他指控。)

在西海岸,另一些特工发现,有中国人企图把大量黄金转移到洛杉矶市郊范奈司的一个偏僻的私人机场,不过后来这些特工便再也没能追踪到目标。

联邦调查局对此次调查活动本来就不是很热情,再加上宋家和孔家在美国的特殊地位,后来便停止了。这些人并非美国公民,也不是登记注册的外国代理。他们最初以中国官员的身份来到美国,并且持有外交护照。很显然,他们现在已经不是政府官员了,那他们算是什么人呢?

即便是被赶下台的国王迟早也要填写各种表格,在西方民主国家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些国家,只有登记在册的事情才算真实存在。然而,宋家和孔家的人在美国却拥有特殊的名人地位,使得他们可以避开这些要求。他们所处的情形也模糊不清,美国人很显然没有强迫这两个家族写下他们拥有的财产和从事的各种活动。将近20年后,年老的孔祥熙在对台湾进行了短期访问后,回到了西雅图。在机场,美国移民规划局采取合作态度,只是简单地登记为“政府官员”,然后便以“头等人”的身份立即将其放行。

宋氏家族的人似乎到哪里都能畅通无阻。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美国,在美国居住、存款和投资等等,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会遇到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麻烦。

如果继续调查下去,联邦调查局将在政治上陷入危险的境地,于是,它便拿出老一套的官僚做法,停止调查,把皮球踢给了别人,也就是在政治上异常敏感的司法部的官员们。正如意料中的那样,此事很快被搁置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