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示爱美国(第7/9页)

美龄到达的第一站是纽约。卢斯已经说服约翰·洛克菲勒担任“蒋介石夫人接待委员会”主任。这个委员会一共包括270名纽约各界的实力派人物,与他同时担任主任一职的还有亨利·卢斯。美龄凡事都要求最好,这一次她住进了华尔道夫大饭店的42层,只比卢斯夫妇的住处矮几层。每次她准备离开房间的时候,都会要求特工们对整层楼进行清场。美龄还不止一次在房间里磨蹭几个小时,最后决定取消外出活动。这在等待聆听她演讲的客人中间引起了相当大的厌烦情绪,因为在蒋夫人做出最终决定之前,他们不得不坐在那里干巴巴地等着她。

3月2日晚,她应邀参加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的一次民众集会。当天晚上正好实行战时灯火管制,据一篇报道说,美龄“不得不在黑暗中,靠着护士手中的手电筒那微弱的亮光发表演讲”。文章的作者接着用美国人对蒋氏夫妇特有的奉承语气补充说:“不过她早就在比我们这里还要严格的灯火管制中锻炼过了。”

到广场花园发表演说之前,卢斯在华尔道夫饭店准备了一场经过精心安排的“私人”宴会,准备把美龄介绍给60位特殊的客人,其中包括温德尔·威尔基、哈普·阿诺德将军、保罗·霍夫曼、大卫·杜宾斯基、纽约州州长托马斯·杜威,以及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罗宾岛、缅因、佛蒙特和新罕布什尔等州的州长。子文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宴会。

北大西洋各州的第一夫人们漫不经心地摆弄着面前的那一盘盘已经不太热乎的加了香草的咖喱牛排,她们的丈夫则不断清着嗓子,而蒋夫人却迟迟没有露面。最后,万般无奈的卢斯派人去美龄的房间催她。很显然,美龄感到身体很不舒服,甚至连坐电梯下楼来喝一杯餐后咖啡的力气都没有。实际上她是待在房间里准备晚餐之后的演讲稿。

如果说卢斯对美龄的行为感到恼火的话,《生活》杂志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类似的倾向,杂志的封面上刊登了美龄那晚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发表演讲时的照片,大标题是“民众盛赞蒋夫人”。文章声称:“当温德尔·威尔基说夫人是‘一个复仇天使……一个为了正义而英勇作战的战士’时,热情的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赞美声。”

她在纽约期间还去了一趟唐人街,数千人在狭窄的大街两边夹道欢迎,有人估计当时前来欢迎人群约有5万人。周末,美龄去了她的母校威尔斯利学院,与班里1917届的那些同学小聚了一下。第二天是星期日,她在校园里进行了一次被广为报道的游览活动。她穿了一条宽松的长裤,这种男性打扮让正规女校里的学生们震惊不已。一名学生评论说:“天啊,你看她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一个突破!现在人们再也不能因为穿着蓝色工作服数落我们了。”威尔斯利学院院长迈克菲亲切地说:“如果谁觉得自己穿上宽松长裤能像蒋夫人这么精干,谁就可以穿。”

随后,她又乘火车到全国各地进行为期6周的访问。在芝加哥,当地的美国援华联合会理事会在帕尔默旅馆定下了半个楼层供夫人及其随行人员下榻。他们已经说服酒店管理层看在夫人在中国所从事的事业上,免费提供这些住房。但作为本次访程的先遣人员,孔令杰认为帕尔默旅馆并非芝加哥最好的下榻之所。于是,援华联合会只好又花了好几千美元,请夫人住进了德雷克大酒店。

人们还敦促援华联合会的官员们解释:美龄到处呼吁人们帮助贫穷的中国,可她自己的衣着为什么却如此奢华?她鞋子上镶嵌的一些珍珠据说是盗墓贼在1928年掘开慈禧太后的坟墓并损毁其尸体时从她的凤冠上摘下来的。据末代皇帝溥仪说,这些珍珠后来被作为礼物送给了委员长及其夫人。不过,她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影响,部分原因还在于她的做事风格有些不合时宜。在美国人眼里,她是中国贫民的公主、美国式的中国女皇帝、7个东方小矮人庭院当中的白雪公主。(实际上,美国国务院确实在密码电报里称她为“白雪公主”。)她不能代表真正的中国人,而是美国人常说的那种“还算凑合的复制品”,就像是一盘炒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