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示爱美国(第6/9页)

在场的记者们微笑着看着她干净利索地把球踢给了富兰克林·罗斯福。面无惧色的总统捡起球来撒腿就跑,拼命地跑。他回答说,目前把飞机和各种物资运到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美国还是在尽最大努力做这件事。总统接着说,如果他是中国政府官员的话,肯定会问:什么时候再多给点儿,为什么不多给我们点儿?但作为美国政府中的一员,他不得不如此回答:上帝能让我们多快我们就多快吧。说完这番话后,总统满意地向后靠到了椅子上。

下一个问题是问蒋夫人的:针对如何加快美国对华援助步伐的问题,她有什么建议。美龄目不斜视地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转身看着总统,说道:“他刚才已经说过了,上帝能让我们多快我们就多快。”不过她还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自助者天助之。

一位专栏作家被这场表演弄得有点应接不暇,他说道:“某一天他们也许会让海伦·海丝来扮演她的角色,不过她绝对不会比蒋夫人演得好。”1943年3月1日,美龄再次光荣地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但是,在白宫的生活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把美龄像女儿一样看待的埃莉诺·罗斯福对她失去了好感。白宫的工作人员一致认为她是罗斯福总统当政以来最难伺候的客人。1943年2月,白宫大管家往财政部部长小摩根索的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美龄获悉一批英国薄荷香型香烟刚刚抵达纽约,她希望财政部部长下令海关收税员立即放行这批香烟。小摩根索的手下发现这批香烟还在船上没卸下来,但白宫那边一个劲儿地打电话催。盛怒之下,小摩根索的办公室派财政部的一个办事员去把货提出来,用飞机直接运到了华盛顿。

经历此事之后,再听到小摩根索跟其下属说的这番话就不会感到奇怪了:“总统简直快疯了……准备把她撵出这个国家。”

尽管非常恼怒,但罗斯福不得不维护美龄在公众面前的声誉,因为这影响到他的对华政策。还有很多宏大的活动计划在等待着蒋夫人,策划这些活动的便是“舞台艺术大师”亨利·卢斯。

此时的亨利·卢斯正忙着帮助前传教士加赛德把8个援华慈善机构合并成美国援华联合会,这样可以减少间接费用,从而把更多的钱拿去援助中国人。卢斯捐出了6万美元,并安排《时代周刊》负责宣传工作的奥蒂斯·斯威夫特和道格拉斯·奥金克洛斯参与此事。随后卢斯还拉来了托马斯·拉蒙特、保罗·霍夫曼、温德尔·威尔基、大卫·O·塞尔兹尼克和其他一些名人同他一起担任援华联合会理事会理事。卢斯还以个人名义向《时代周刊》的读者发出呼吁,募集了将近25万美元的捐款。

截至1942年年底,美国援华联合会已经收到了1 700万美元的汇款。其中一些是由像亨利·卢斯这样有钱有势的富人捐的,不过也有一些来自小城镇里的普通民众。有一笔汇款还附带着一封信:“这是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史黛西读经班的一点小小心意。参加读经班的都是些妇女、孩子母亲和老奶奶,这些钱就是她们捐的。我们都不是什么富人,但我们了解孩子,知道什么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幸的是,一遇到孔祥熙那极端狂热的货币市场,来自史黛西读经班的那点微薄的捐款及其他人的捐赠就在一瞬间蒸发得干干净净。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荒诞不经的地步。1938年,物价增长了49%,1939年增长了83%,1940年增长了124%,1941年,增长了173%,1942年则变成了235%。进入中国的外国货币必须按照1∶20的官方汇率兑换成法币,但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则由黑市决定,而在黑市上,1美元能兑换3 250元法币。按照官方汇率,一盒美国香烟在重庆价值5美元,而在黑市上,5美元能买162盒香烟。因此,给中国的那数百万美元的捐款按照官方汇率兑换之后,其价值已经是寥寥无几。按照官方汇率,在中国建一座公共厕所需要花一万美元,这在重庆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另一个例子就显得不那么有趣了:中国官员可能把援助款项拿到黑市上去兑换,从而获取不菲的利润。

卢斯手下驻重庆的记者白修德报道了一些诸如此类让人反感的事实,但卢斯不允许这类文章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甚至都不愿承认有这样的事情存在。由于卢斯对蒋家和宋家的认识存在盲区,他似乎根本不明白美国人的那些私人捐助都花到了什么地方。在美龄的协助下,他竭力去募集更多的捐款。他在全国各地不断安排宴会和演讲,为期6周的旅行路线贯穿了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