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当代汽车设计(第17/36页)

“精灵”车最初的型号是Smart Fortwo,这是一款双人座的硬顶小车,后来开发出多种型号来,包括双人座敞篷小车(Smart Crossblade, 2002)、“精灵”小跑车(Smart Roadster, 2003)、“超小精灵四座车”(supermini Smart Forfour, 2004),以及“精灵”电动双人车(Smart Fortwo electric drive,亦称Smart ed)。继续开发的还有四轮驱动的微型SUV——Smart ForMore。

“精灵”车已经从一个出色的主意,发展成一系列城市 车,并且已经进入全球市场,在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都可以看到它那小巧玲珑的身影。

位于印度孟买的多国企业集团Tata出产的小城市车“纳诺”(Nano),大约可以算作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了,2009年每辆车的销售价在2000美元左右。这款车是为生活在拥挤的大城市里、正在蓬勃兴起的印度中产阶级设计的,为了回归到汽车最基本的要求——在满足代步功能和城市机动性的前提下,做到最轻、最简单、制造和维修费用最低廉,汽车的设计者们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用比较廉价的后置引擎代替了前置引擎,并因此也使得转向操舵系统足够轻便而无须其他辅助装置;采用了可靠的刹车鼓,以及性价比更好的两缸引擎;车后省去可以打开的行李箱车门,隔音材料和内饰材料都用得非常节俭,油箱也减小到只能装15升的尺寸。

“纳诺”车的自重大约是600公斤,最高时速是105公里,但在印度拥挤的街道上通常无法达到这个指标。车身虽然轻盈,却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前座的框架起到了加固车身的作用,而车后安装的一条裸露支撑棒则大大降低了后座乘客在发生碰撞时受到伤害的危险。当西方的小车制造商正努力将车身降低、加宽,以增强稳定性的时候,这款独一无二的“纳塔”车却在尽可能地将车身做窄,这样可以保证它能在狭窄而崎岖的城市街道上顺利通行。虽然这辆车恐怕很难在国际市场上亮相,但有将近13亿人口作为基数的内需,也让公司忙不过来了,仅2012年8月单月的销售量就达到8262辆,比同级别的大众“波罗”(VW)、丰田“伊迪奥斯”(Etios)高出一倍还多。“纳诺”小车的设计由印度汽车设计师基里什·瓦赫格(Girish Wahg,Tata集团乘用车辆发展部主任)主持的团队完成。

在前面有关“概念车”的段落里,我们曾经提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MIT Media Lab)设计的麻省理工城市车(MIT CityCar),这里再补充做一点介绍。

停车位不够?没问题,『精灵』车可以横停而不霸道。

『精灵』双人座敞篷车,严格来说应叫『无篷无门车』。

环保不落后——『精灵』电动车。

媒介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属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实验室,从事一些与技术、多媒体、科学、艺术和设计有关的项目开发。在这里工作的员工和学生都具有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社会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背景。

MIT城市车是该实验室在2003年启动的一个针对都市机动性的研究项目,主要是通过设计一辆可供两人乘坐的既机动又环保的小型车辆,来解决人口密集的都市中心内短程交通的问题。他们的目的不仅是单纯地设计一辆实用的小车,同时也对人车关系、城市交通与建筑、城市规划、能源、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未来城市提供一种清洁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

MIT城市车采用锂离子电池提供动力,自重不足450公斤,最高时速为50公里,充电后的最大行驶距离为120公里。初步设定的主要用途为:公共交通枢纽与工作地点之间的接驳交通、自行驾驶的城市短途出租车、政府部门或公司之间的公务或商务投递、保安人员或警察的都市中心区巡逻等。

通过对于车轮的特殊设计,这辆城市车的搭乘者,可以从车的前面或后面出入上下,由于车的前身是可以向上移动掀起的,因而在停车的时候无须留出两边开门的空间,可以“肩并肩”地靠近停泊。更为特别的是,这辆车的“前身”在停下来的时候,还可以朝上滑行而“坐”在后轮上,从而节省1/3的停车空间,这在寸土尺金的都市中心地带,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优点。看来,汽车设计除了车本身的驾驶性能和外观的美感之外,如何有针对性地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以及解决车本身停靠、储存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汽车设计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