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第8/38页)

意大利的西西塔利亚202GT型双门汽车。

盖迪斯的流线型设计——泪滴型汽车。

捷克的塔特拉87型八缸轿车。

提格在1939年设计的流线型台灯。

2011年美国邮政总局发行美国工业设计先驱纪念套票——雷蒙德·罗维设计的流线型铅笔刨。

盖迪斯的流线型设计——『眼镜蛇』台灯(Cobra Table Lamp,1930年代末)。

欧洲的流线型风格设计——捷克出品的特斯拉380U型收音机(TESLA 308U-Radio)。

亨利·德雷夫斯为通用电气公司(GE)设计的流线型电熨斗。

与欧洲同行相比,美国第一代现代设计师的长处和弱点都很突出。欧洲第一代设计师大部分是建筑专业毕业的,有坚实的高等专业教育基础,并有长期从事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比如德国的彼得·贝伦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洛,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荷兰的乌德,比利时的亨利·凡·德·威尔德,奥地利的约瑟夫·霍夫曼等等。反观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专业背景参差不齐,一些人甚至没有正式的高等教育背景。

美国设计师们的设计范畴很广,几乎可说是“万能的”,他们设计的范围从火车、汽车、轮船、电冰箱、企业标志、包装、化妆品,一直到蛋糕。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当推雷蒙德·罗维,他以设计可口可乐玻璃瓶和企业标志出名,先后设计过流线型火车头、汽车、灰狗巴士、超级市场、各种包装、航天器(太空实验室)、各种商标等等,简直是无所不包。对于欧洲人来说,这样庞杂的设计方向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在设计程序上,美国设计师往往比欧洲同行效率更高,设计周期较短,缺乏认真的社会因素或社会责任的考量,但长于市场竞争。他们的设计表现能力很强,设计预想图画得比欧洲同行们炫亮得多,也讲究商业谈判的技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做设计生意,而不是研究设计的社会功能。他们不重视设计理论和设计哲学,也不像他们的欧洲同行有那么多的著作,但是他们的设计数量惊人,产品、包装、企业形象,几乎没有他们不做的。从设计的市场功能而言,他们比欧洲同行实用得多,灵活得多,但从设计观念来说,他们又显得相对浅薄。

专业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不同造成设计发展趋向不同,这是美国与欧洲设计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与欧洲第一代工业产品设计师的建筑设计背景完全不同,美国第一代的工业设计师不少人的专业背景是广告业、商业艺术、橱窗设计和其他展示设计行业,甚至是舞台设计。这种背景使他们在设计上与他们的欧洲同事有很大区别:建筑师比较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设计对于大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现代设计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以及设计本身的社会含义。他们对于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和教育素质的要求,对于严格的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视,因为,没有这样的素质和这样的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责任感、有高度文化品位的建筑家的。而主要从事展示、促销工作的设计师则比较讲究短期的市场促销效果,对于建筑设计师一向强调的那些社会因素比较淡漠。因为展示设计的目的是促进销售,设计的产品具有积极的市场冲击性,但是同时也具有短暂的、用毕即抛的特点,而并非建造出比较永恒的产品,建设起一个起码可以屹立百年的建筑物。因此,美国的工业设计师们对于设计形式造成的商业效果有明确的追求,对设计的观念、它会造成的社会影响作用则考虑不多。这种特征是由他们的职业背景造成的,原因是这些行业使他们对于商业竞争有比较切身的体会和认识。这些行业还有另外一个日后成为工业设计的重要特点:集团式的工作和娴熟的商业谈判习惯。商业设计需要一组人的同心协力,因而,他们都习惯于集体工作,习惯于与客户打交道,习惯于与市场专家、市场调查人员联系,对于形成工业设计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而这种特征在设计教育上的反应,就是对于表达技法的重视和对于设计观念的淡漠,美国的设计教育,也因此一直具有非常鲜明的重技法、重表现技术和轻视观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