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第19/24页)

让·杜南(Jean Dunand, 1877—1942)出生在瑞士的兰茜市(Lancy),14岁便入读日内瓦的工业美术学校学习雕塑,1897年到法国国立美术学院学习室内设计。起初,他着重尝试应用金属材料制作装饰雕塑作品,他的作品经常在秋季沙龙、国家沙龙等场合展出。1912年开始,杜南经爱尔兰设计师艾琳·格雷的介绍,跟随日本漆器艺人菅原诚三(Seizo Sugawara, 1884—1937)学习日本的传统漆器工艺,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专门设计和生产漆器产品,并从印度进口东方艺术品和工艺品。他曾为1925年巴黎博览会的“法国大使”沙龙设计了吸烟厅,并为法国的三艘大邮轮“法国岛号”(the lle de France, 1928)、“亚特兰大号”(the Atlantique, 1931)、“诺曼底号”(the Normandie, 1935)设计了室内和家具,成为当时豪华室内设计的典范。

尤其是杜南在那些尺寸很大的漆器屏风和髹漆家具的设计中,成功地将东方的漆器艺术与欧洲的装饰艺术结合起来,并且将髹漆技术的应用推广到金属材料上去,获得很大成功。例如他在1930年设计的大型四页漆器屏风“狩猎”(La Chasse),就综合采用了多种技法:在第一块屏风上,用阴刻手法,刻画出小型昆虫;而在狗和马的身上,以及猎手的马裤上,则施用压碎的蛋壳做装饰;在树叶的细节上涂以金粉,提高亮度,突出装饰效果,增强总体上的豪华感觉,从而成就了一幅“装饰艺术”风格的经典之作。

让·普依佛卡特(Jean Puiforcat, 1897—1945),法国雕塑家、设计师,他是法国最重要的“装饰艺术”风格银器艺人,是1928年成立的“现代艺术联盟”(the Union des Artistes Modernes)的创始人之一。

他设计的银器,具有平滑的表面和规整的几何形状,通常会加上一些象牙、缟玛瑙、天青石、花梨木等作为点缀,或采用镀金工艺,加强装饰效果。他设计的银质茶具和咖啡具尤其出色。

1943年,让·普依佛卡特为了躲避战乱,迁居墨西哥,他与当地的艺术家多有交流,这一时期设计的银器亦受到玛雅文化的影响。

利涅·拉里克(Rene Lalique, 1860—1945)是一位著名的法国设计师。在“新艺术”运动时期,他曾设计过许多非常精彩的首饰。到1920年代,他转向了“装饰艺术”风格的玻璃器皿设计。法国著名的豪华邮轮“诺曼底号”上的主餐厅和大沙龙就采用了他设计的轻质玻璃壁饰和彩色玻璃立柱作为装饰。

当然,利涅·拉里克对于自然的花卉、植物和曲线的装饰动机,仍然抱有一份难以舍弃的热情。在他的不少玻璃器皿设计中,人们还是可以感受到“新艺术”风格的影响。

艾琳·格雷(Kathleen Eileen Moray Gray, 1878—1976),出生在爱尔兰的女设计师,她的设计生涯主要在法国度过。格雷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从小就鼓励女儿向艺术方面发展。1898年,格雷入读伦敦的斯莱德美术学校(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学习绘画,后来移居巴黎,继续她在艺术方面的学习。1906年,她结识了旅居巴黎的日本漆艺大师菅原诚三,向他学习传统的日本装饰漆器工艺,历时四年。1913年,她在巴黎展出了自己的漆器作品,获得很大成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格雷在巴黎获得洛塔路上(Rue de Lota, Paris)一个公寓室内装修项目,她设计了绝大部分家具、地毯和灯具,并在墙上装置了装饰性的漆器屏风。她的创意和才华受到巴黎艺术评论界的好评,尤其是她所设计的必比登椅子(Bibendum Chair),被当时巴黎的报纸杂志广为报道,称之为“现代生活的胜利”(Triumph of modern living)。此后,格雷开设了自己的小画廊,展览和销售她自己以及她的一些艺术界朋友的作品。

1924年,在罗马尼亚建筑师让·巴多维奇(Jean Badovici, 1893—1956)的推动之下,格雷开始转向建筑设计。她的一些作品,如法国南部的E-1027住宅,以及1937年她为勒·柯布西耶在巴黎博览会的展厅设计的“节日中心”,都成为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