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带装饰的现代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第17/24页)
奥提斯·谢帕德(Otis Shepard, 1893—1969)是一位美国的广告设计师,他曾经专程去维也纳师从约瑟夫·宾德,学习广告和海报设计的技法。他在1932—1963年间担任莱特利口香糖(Wrigley-Spearmint Gum)的艺术部主任达30年之久,为这家公司设计的口香糖广告在美国几乎称得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谢帕德擅长使用喷笔作画,他的构图简洁,背景通常采用没有细节的色块,或是干脆留白,从而突出广告的主体形象。谢帕德认为:作为一个广告设计者,你的画面应该能让所有观众一目了然,无论他是属于哪个阶层的。因而,他的海报大多画面清晰,色彩 亮丽,主题鲜明,毫不晦涩,总是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情绪,因此很受民众喜爱。因为莱特利口香糖的老板同时还拥有芝加哥小熊棒球队,所以谢帕德的作品中也有不少非常生动的棒球海报。
五、“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设计和著名的设计师
“装饰艺术”设计始于欧洲,但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普遍。虽然在装饰的风格上基本类似,但是欧洲和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的本质有很大的差异。欧洲,尤其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设计,延续了“新艺术”的传统,其目标市场依然是针对富裕的小众消费者;而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则从一开始就以中产阶级为主要目标市场,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道路,因此是一种大众消费的设计。有些欧洲的设计师到美国之后也从服务小众转移到服务中产大众,没有转移目标市场的一批设计师就集中在设计奢华的家具、室内、首饰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国设计师们已经感受到奥地利、德国在设计和制造方面强大的竞争力,意识到必须振兴设计,以确保法国自18世纪以来就拥有的在奢华产品贸易方面的霸主地位。他们的努力,得到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1912年,法国政府就通过了一个法案,资助举办一次大型的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以推广和巩固法国在高档产品设计方面出类拔萃的领先地位。该展览原定在1915年举行,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而推迟到1925年才开幕。
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仅宣示了法国在奢华产品方面的绝对优势,也获得了很大的商业成功。尤其重要的是,显示了“装饰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国际流行风格,使这一设计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极大的推广。
索尼娅·德劳内1913年设计的『巨书』屏风。
毛里斯·迪佛雷纳1930年代设计的家具。
两位模特儿身穿索尼娅·德劳内设计的服装站在由索尼娅装饰的雪铁龙B12型汽车旁合影,1925。
索尼娅·德劳内1925年绘制的时装效果图。
毛里斯·迪佛雷纳等法国设计师的室内设计,在193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装饰艺术”运动在1920年代、1930年代的欧美发展得如火如荼,成为主流风格,并且影响到其他地区,中国的几个沿海大城市、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也都有类似的设计运动,人才辈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装饰艺术”设计师。
埃米尔-雅可布·鲁赫曼(Jacques-Emile Ruhlmann, 1879—1933)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装饰艺术”风格设计师。
鲁赫曼出生在巴黎,父亲是一位装饰工艺匠人。1907年父亲去世后,年轻的鲁赫曼便主管了家族的装饰生意,他的设计作品曾在1910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上展出。
1919年,鲁赫曼成立了自己的室内设计事务所,设计和生产豪华的室内用品——家具、灯具、地毯、壁挂、墙纸、坐垫、纺织品等等。他喜欢采用一些昂贵的异域木料,配以象牙、黄金的镶嵌,以营造一种经典的永恒的形象。他的家具以简明的线条和精良的装饰工艺著称。
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上,鲁赫曼不但参加了法国装饰产品的主展厅“法国大使”沙龙的设计,并且还单独设计了专门展出室内装饰产品的展厅“收藏家酒店”(L'Hotel du Collectionneur),充分体现了他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