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苏联人民和斯大林,1945(第15/21页)

霹雳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摧毁了广岛;三天后,另一颗原子弹把长崎化为灰烬。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尤里·哈里顿(Yuli Khariton)回忆说,在莫斯科,苏联领导人把这件事看作“是对苏联的核讹诈,是威胁要发动新的、可以说更可怕的毁灭性的战争”。在苏联精英中,无所不能的感觉让位于新的不确定感。有些苏联官员告诉英国记者亚历山大·沃斯(Alexander Werth),他们对德国千辛万苦取得的胜利现在“差不多白费了”。

1945年8月20日,克里姆林宫的大元帅成立了一个制造原子武器的特别委员会,并决定这件事必须“由全党”来进行——这对党和国家的整个统治阶层来说,意味着这个新任务是重中之重,就像先前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化和工业化一样。该计划成了战后的首次大动员,一场高度机密的、花费巨大的运动。战时工业的首脑们,包括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Dmitry Ustinov)、维亚切斯拉夫·马雷舍夫、鲍里斯·万尼科夫(Boris Vannikov)以及其他许多人,又回到了他们在对德战争中从头到尾都在过的那种紧张忙碌的生活。许多参与者都将其与伟大的卫国战争相提并论;有一位亲历者回忆说:“工作量很大,大得难以置信!”另外两个重新装备的宏伟计划——一个是导弹方面的,另一个是防空方面的——接着也很快上马了。

美国的历史学家仍然认为,杜鲁门之所以决定使用原子弹,可能有苏联方面的原因。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原子弹对苏联人造成了很大影响。先前所有的警报现在交织成一种危险的新图案。美国仍然是盟友,但它会不会再次成为敌人呢?正当苏联取得辉煌胜利之时,原子时代的不期而至,加剧了笼罩着整个苏联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迫使苏联的精英们集合在他们的领袖周围。斯大林无与伦比的权力依靠的不仅是神话和恐惧,还有那些指望他反击外部威胁的精英和苏联人民。在广岛轰炸后,苏联精英们一齐虚张声势,作勇敢之状,企图以此来掩饰他们再次陷入的孱弱感。

这些精英们还希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包括新的“社会主义帝国”在内的苏联的伟大的胜利果实,不会被拒不承认。而且在苏联社会中,许许多多由于最近这场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精神创伤、深感和平来之不易的人,都强烈希望不会再有战争,而且信任克里姆林宫领袖的智慧。

  1. Overy,Russia's War,287.另见Beevor,Fall of Berlin.。​​​​​

  2. 1941年苏联人口是19670万,但五年后的统计发现,有3720万人失踪、死亡或不再居住在该国,纳粹的种族灭绝行为要为大部分平民的伤亡负责:740万人被纳粹在被占领的苏联领土上蓄意杀害,210万人作为奴隶劳工死于德国或作为囚犯死于德国人的集中营。Krivosheev,Rossiia i SSSR v voinakh XX veka;Sokolov,“Cost of War,”172.另见Erickson,“Soviet War Losses,”256-58,262-66;Kozol,“Price of Victory,”417-24。​​​​​

  3. 皮洛士是古希腊伊庇鲁斯的国王,他在公元前280年和公元前279年两次击败罗马人,但己方也是损失惨重,以至于皮洛士说: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们就彻底垮掉了。——译者注​​​​​

  4. 中情局在战后一直都认为:“苏联的经济状况成了当前苏联实施侵略计划的制约因素。”Kuhns,Assessing the Soviet Threat,82,264.​​​​​

  5. I.Maisky and G.Arkadiev,“Guidelines to the Reparations Program of the USSR,”AVPRF,f.06,op.7,pap.18,d.183,1.9-10;N.沃兹涅先斯基致斯大林与莫洛托夫,AVPRF,f.06,op.7,pap.18,d.181,1.51;Zubkova,Obshchestvo i reformi和拉格斯代尔(Ragsdale)的最新译本Russia after the War,20;Simonov,Voienno-promishlennii kompleks,192。​​​​​

  6. Victor Kondratyev,“Paradoks frontovoi nostal'gii,”Literaturnaia gazeta,May 9,1990,引自Senyavskaya,Psykhologua voini v XX veke,188。​​​​​

  7. 参见Linz,Impact of World WarⅡ;Barber and Harrison,Soviet Home Front;Zubkova,Russia after the War,14-19;Thurston and Bonwetsch,People's War,1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