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囚徒(第8/10页)

1990年2月盖茨在莫斯科见到克留奇科夫时,他已注意到了克留奇科夫观念的转变。盖茨在会面后对当时尚在莫斯科的贝克说,克留奇科夫“不再是改革的支持者,戈尔巴乔夫最好小心点”。这位克格勃首脑对来访的美国官员说,“改变让人晕眩”,改革已经失败了,经济每况愈下,本已不融洽的族群关系越来越糟。“克留奇科夫好像已经把戈尔巴乔夫划出局了。”盖茨后来回忆说。[18]

因为克留奇科夫和其他策划者位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所以他们开始反抗。戈尔巴乔夫后来确信政变的导火索是他和叶利钦的一次绝密谈话被窃听了。那次谈话发生1991年7月29日晚,也就是布什预计访问莫斯科的前一天。地点正是两天后戈尔巴乔夫和布什将举行会谈的位于新奥加廖沃的别墅,另一个共和国领导人纳扎尔巴耶夫也在场。他们在别墅待至深夜,讨论8月20日新联盟条约签署之后可能进行的人事调整。

在新联盟政府中纳扎尔巴耶夫将取代巴甫洛夫,担任总理。叶利钦还坚持替换克留奇科夫和亚佐夫。纳扎尔巴耶夫还想赶走亚纳耶夫。谈论自己助手的命运让戈尔巴乔夫不太舒服,但是,他还是同意撤换克留奇科夫和内务部长普戈,但是不换掉亚佐夫。[19]

克留奇科夫下令将谈话录音,这位克格勃头子明白除非他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掌权的日子屈指可数了。只有当总统不在莫斯科时才能策划政变,否则戈尔巴乔夫将获悉他们的准备工作。

回溯到1964年也是如此,当赫鲁晓夫在度假时,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助手密谋联手推翻他。戈尔巴乔夫前往克里米亚两天后,克留奇科夫叫来了两位官员,让他们着手评估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后公众可能做出的反应。结果令人沮丧,克格勃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公众的反应主要是负面的,经济形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可是,克留奇科夫明白他必须赶在8月20日,戈尔巴乔夫回来签署协议之前采取行动。当然也有可能“戈叶联盟”在这之前就土崩瓦解。然而,一旦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8月14日的电话谈话中敲定了签署该协议的意愿,克留奇科夫就无法再静观其变了。

就在那天,克留奇科夫命令他的助手准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计划。第二天,他让人监听了叶利钦和其他民主派领导人的电话。8月16日星期五,克留奇科夫和他的同谋在克格勃总部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商谈如何推进此事。8月17日,克留奇科夫及其他党政要员,在代号为ABC的克格勃密室内召开了规模更大的会议。

他们首先问总理巴甫洛夫是否知道自己将被赶下台,此时巴甫洛夫尚未参与政变。巴甫洛夫说,虽然已经准备退休了,但他还是决定参加政变。在政变策划者的一再追问下,巴甫洛夫和其他参会者说,他们不是讨论罢免总统——他们想做的仅仅是前往克里米亚,劝说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8月18日星期天,他们派出代表团去见戈尔巴乔夫。在和戈尔巴乔夫会谈前,他们切断了他的通讯,拘捕了他的警卫。不管这些人是否想发动政变,当他们命令掐断电话的时候,这已是一次政变了。[20]

8月18日晚上10点刚过,在福罗斯面见戈尔巴乔夫的代表团回到了克里姆林宫。几天后,亚佐夫元帅回忆起政变策划者听到的汇报,概括成了如下内容:“他(戈尔巴乔夫)把他们赶了出来,拒绝签署任何文件。笼统地讲,我们可以说已经‘表明了目的’。如果我们现在空手而归,散伙了事,尽管你们未直接参加面谈,清白无辜,还是要被送上刽子手的砧板。”这里的“你们”指的是亚佐夫和克留奇科夫等在莫斯科等待克里米亚之行谈判结果的密谋者。

密谋者没有立刻就将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达成一致。戈尔巴乔夫拒绝让他们来做那些“脏活”,这样的态度让他们大吃一惊。他们知道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处事圆滑的人,总是依据形势操纵和转换立场,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会屈服于压力。他的反对让密谋者处境危险,继续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违法。考虑到戈尔巴乔夫拒绝支持政变,屋内有人建议,不如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可是,博尔金有自己的疑惧。他告诉聚在总理办公室的人:“我了解总统,他绝不会就此了事。”尤其对那些前往克里米亚的人来说,他们已无退路。唯一的希望是以健康为理由,把总统权力移交给亚纳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