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的囚徒(第6/10页)

[13]

从博尔金的回忆录来看,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最后几年里,尽管克留奇科夫表示抗议,称他的手下不愿意执行,但戈尔巴乔夫还是一直向克格勃施压,让他们监听叶利钦的谈话。克留奇科夫把监听记录交给博尔金,由他负责直接递交给戈尔巴乔夫。苏联领导人担心他的政治反对派可能结成联盟,他列出的名单不仅包括叶利钦,还有他的自由派顾问和“改革之父”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以及军方。

让戈尔巴乔夫尤其不安的是,尼克拉·齐奥塞斯库(曾任罗马尼亚共产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对外高举独立自主和民族自尊的旗帜,执政后期大搞个人崇拜和家族统治。西方称他是“共产主义皇帝”,反对派则称他是“喀尔巴阡的斯大林”。1989年12月国内爆发革命推翻了齐奥塞斯库政权25年的统治,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政权在暴力中完结,这位罗马尼亚领导人及其妻子在1989年12月被造反派处决。以往也曾讨论让总统越过克格勃直接掌控负责其保卫工作的部门,但是戈尔巴乔夫并未将此付诸行动。然而,他大量增加警卫人员,给他们大幅提薪。他更加频繁地使用防弹车。1991年8月,他的警卫仍然受雇于克留奇科夫并向其汇报工作,而不是向戈尔巴乔夫。

罗马尼亚事件不仅深深印在了戈尔巴乔夫的脑海中,也给他的保卫处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他们彼此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991年8月18日,政变者意外地出现让戈尔巴乔夫的警卫很惊讶,他们手持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来到徐徐驶入的轿车旁。克格勃警卫的指挥官之一——切斯拉夫·格涅拉洛夫中将随政变者一同到达:他冲向了警卫,为使罗马尼亚的悲剧不再重蹈覆辙,他让警卫们放下枪,因为正是齐奥塞斯库卫兵激起的流血事件导致了领导人遇害。

警卫遵循了格涅拉洛夫的命令,在关卡放行了这些不速之客。戈尔巴乔夫最重要的防线已经瓦解了。他允许密谋者进入他狭小的办公室,但拒不会见克格勃警卫局局长普列汉诺夫将军。戈尔巴乔夫视他为叛徒,是为了“不祸及自己”而背叛总统的人。[14]

当戈尔巴乔夫坐在他的书房内,面对这些政变者代表时,他最担心的并不是警卫的忠诚问题,而是他曾经最信任的伙伴背叛了国家。面对种种不利条件,他要努力赢得这场政治斗争,而不是与他们发生武力对抗,这会使他和他的家人结局悲惨。

当他得知密谋者不是自己的政治劲敌,而是在这之前一直奉承他的同僚和助手时,戈尔巴乔夫不仅在心理上有所放松,还发现自己的地位给了他某种力量。“我提拔了这些人——现在,他们背叛了我!”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曾成功地吓唬这些人,从而掌控他们。现在,他不允许普列汉诺夫进入他的办公室。他让博尔金关上门,把刚来向他通报国内形势的普列汉诺夫称作“蠢货”。

戈尔巴乔夫对提议的强硬态度让这些来访者震惊不已。他们给了自己的老板这样的选择:要么颁布法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要么将权力暂时交给亚纳耶夫,然后因为“健康原因”留在克里米亚,而他们可以在莫斯科干那些“脏活”。密谋者中的很多人以前曾和戈尔巴乔夫讨论过执行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应急预案,因此,他们相信戈尔巴乔夫会选择其一。可是,戈尔巴乔夫断然拒绝了任何一项选择。

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的担心国家局势,那么应召集最高苏维埃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让大家一起讨论,作出决定。但是我们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行事。除此之外,我都无法接受。”

谈判、操纵以及说服他的对手正是戈尔巴乔夫得心应手的本事。戈尔巴乔夫让来访者谈谈他们的计划,然后说这计划等同于自杀。他在这些拜访者离开时,一边和他们握着手,一边说:“想想吧,把问题交给同志们吧。”他对代表团中一直特别坚持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瓦连尼科夫将军说:“现在,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很明显,我们不会再在一起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