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历史与神话之间的探寻(第5/5页)

史迪威的描绘从一个侧面证实:宋美龄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正面的表现是爱国。而另一面是以民族特点为借口,抗拒普世性的现代文化。为什么一个在美国成长的知识女性没有留下追求民主、自由的记录?蒋宋结合,互相影响,蒋的影响是主导一面;蒋氏口口声声强调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特点”掩蔽了她的眼光。蒋介石鼓吹按照中国“作之君,作之师”的传统,各级军政大员既是为民做主的君,又是教化民众的师,宋美龄没有超越这个“君师合一”的视野。在她眼中中国人要的是吃饱饭,仿佛还不配享有现代人应该享有的其他权利。这应该是观察其成败得失不能忽视的一个基点。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这位“爱权”的夫人爱不爱钱?人们现在说,宋美龄除在上海有一处房产外,没有地产,也不过问金钱,晚年更靠孔家供养。我想,这可能是真的。专制统治者往往国库与私人财富界限模糊,臣下巴结唯恐不及,不惜随时动用公帑满足其欲望;或者早已为之留下足够的储备,即使不在台上了,也自然有人供奉,这类人完全可以不像升斗小民那样必须掐着指头计算收支。20世纪中国统治者中这不是孤例。孔家钱财有多少是靠“最高领袖”夫妇庇护下取得的,恐怕是永远没法计算清楚的糊涂账!

再看看蒋家贴身侍卫披露的一个细节吧:宋美龄有数不清的旗袍。一个专用的裁缝师傅张瑞香,“大约每两三天就可以做好一件旗袍”,他“除了过年除夕那天休息一天以外,三百六十四天,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做衣服,而且只为宋美龄一个人做,加上一些大小官太太们知道投其所好,送老夫人的东西多半有衣料,这些绫罗绸缎,就够张瑞香一年忙到头”。83 这位御用裁缝,当然是用纳税人的钱养着的。如果在民主国家,这一定会成为轰动全国的大丑闻;在蒋家统治下的中国,却不过是小菜一碟!

宋美龄是蒋介石合法迎娶的第四个女人。蒋氏本来是花天酒地,在上海染上杨梅大疮的角色。宋美龄也有不少绯闻。不过,人们绘声绘影讲述的1942年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与她幽会,蒋介石亲自捉奸的故事,已经证明是彻头彻尾的捏造。84 一个公众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但是,即使是政治人物,如果不是靠贪污、受贿等不正当收入去满足其私欲,他们的成败得失都不取决于是否好色。宋美龄的绯闻,不管是真是假,都无足轻重。应该摒弃的倒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卫道士文化,以及体现人性弱点的偷窥癖,而对私生活应有足够的宽容。

更值得重视的是罗斯福夫人记下自己目睹的宋美龄故事:“有一次在白宫餐桌上,罗斯福向她提及头痛的美国矿工罢工问题,问她将如何对待像路易士(John Lewis)那种工运领袖,她很自然地举起那只美丽的小手,向自己的喉咙一划。”85 一个饱受西方教育的号称“民国”的第一夫人居然不假思索,立即想到用杀戮工运领袖的办法去解决罢工问题!要是说蒋宋婚姻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话,那么基本框架是“中体西用”,是西学附属于扼杀人性的东方中世纪意识形态。不能轻视这玉手轻轻的一划,它显露出专制制度和专制文化吞噬了这位夫人的灵魂!

2003年10月28日初稿

2003年11月10日星期一修改定稿原载于《看世界》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