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百年最强了无痕(第2/13页)
这个战略不像是蒙古人制订的。印象中蒙古铁骑以纯粹的战力碾压一切,不必用什么阴谋诡计,就可让全世界臣服。
这不过是一种偏见。相比于战力,蒙古人的智慧更加出色,后世人们只看数据的话,会找出哲别、速不台以两个万人队横扫呼罗珊、波斯、阿哲儿拜占、阿拉伯伊拉克,逾太和岭(今高加索山)向北,击败阿速、勒思格、薛儿克思、钦察合台诸部联军,再灭亡涅培儿河(今第聂伯河)流域内的斡罗思军等一长串匪夷所思的战绩,一定以为蒙古人神勇天纵,是天生的战士。
这没错,可其间哲别等人频繁使用反间计、离间计,一次次从内部瓦解了敌方联军,这才取得了上面辉煌的胜利。
所以产生自成吉思汗头脑中的灭金计划,必然是智取,绝不会只使蛮力。既然这样,人类历史长河中首屈一指的战术大师订了计划,还有必要存在别的说法吗?蒙古人像神一样崇拜他,又怎么会有反对的意见呢?但真的就有。
新任大汗窝阔台。
越是资历浅薄的领袖就越急于证明自己,他有新的点子。继位的第二年,他亲自出征主持灭金大计,所制订的计划与成吉思汗的借道宋境、迂回埋伏正相反,他要强攻卫州(今河南汲县),进而强渡黄河,之后直面开封。
打下开封,就可以灭亡金国,这多省事。
窝阔台合罕认为凭借着蒙古战士无与伦比的肱二头肌可以搞定一切,那么战争机器就要以这个思路开动。这位蒙古大汗二世命令蒙古汉族系统里的史家大将史开泽进攻卫州。
金国在上一场大胜里沉醉,好多年没有舒展过的心灵变得强健。蒙军来犯是吗,打回去!金国皇帝给完颜合达增兵至十万,完颜合达给完颜陈和尚增兵至三千,渡黄河支援北岸的卫州。
战争变得简单粗暴,像是回到了蒙古初期、金国初期的时代,两个少数民族拔出刀子来聚众互砍,看谁先扑街……既然是这样,那么人数翻倍的忠孝军成了战场上的太阳,完颜陈和尚复制了不久前在大昌府的奇迹,他再一次击败数倍于己的蒙古军。
之后,世界突然间安静了。
蒙古军居然一败之后全军退走,没有再纠缠卫州。为什么会失败,女真人想不通。难道成吉思汗死了,蒙古人武功全失?
武功全失的是窝阔台合罕,他被迫回到了他老爸的思路上去。铁一样的事实让他清醒,他真的不是他老爹,而他老爹也真的没把蒙古帝国完善。
成吉思汗拥有至高无上的管辖力度,在本族内部予取予夺随心所欲。他则不行,他对于蒙古帝国,尤其是军队,基本上只有征调权,而没有领属权。这个折扣非常大,打得蒙古大汗很是自哀自伤,他还算是主人吗?行动只要一不顺,下属们立即强迫他回到老路上来。
执行成吉思汗的灭金计划。
当年五月,窝阔台合罕下令蒙古军分为三队,他自领中路军攻河中府,下洛阳;斡陈那颜率左路军攻济南;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宋境,沿汉水出唐、邓诸州,从侧面迂回至金国后方。三路军相约第二年春季会师开封城下。
左路军、中路军没有什么好说的,无论是济南府所在山东道,还是位于山西永济县附近的河中府,都是蒙古人常去的地方,木华黎早就一遍一遍又一遍地杀人放火了,以蒙古大汗之威亲征,一点难度都没有。有难度且受人关注的,是拖雷率领的右路军。
难点首先在于“借道”。
成吉思汗觉得行,是因为“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惜的是,他不清楚关于仇恨,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沸点不同。
他可以因为一位祖先被女真人钉死在木驴上,就跟金国不共戴天。女真人能够因为几斤东珠、几条人命、几位姑娘的名声,就跟辽国死磕到底。可他不清楚世上还有赵构、秦桧之类的“人”,对全体家眷被虏为奴都不在乎。
那么还何谈所谓仇恨呢?
所以拖雷想借道宋境,去抄金国的后路,本身就有先天缺陷。果然,拖雷率军南下,先攻下了天水军(今甘肃天水南)、成州(今甘肃成县)、西和州(今甘肃西和西),再向前就接近了南宋的军事要塞沔州,拖雷决定展开政治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