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完颜雍杀死完颜亮(第5/11页)

事情到这步还没什么,金国实力庞大到无视一切反抗的地步,派个人去镇压就好了。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派这个人去。

东京留守完颜雍。

完颜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在金熙宗时代受封为葛王。他和完颜亮是同一个祖父,在全国性贵族大清洗中得以幸免,还能镇守一方,看来着实很幸福。事实却不是那么回事,他一直活在危险和屈辱里。

完颜亮没有杀他,也没优待他,而是发配他去边远地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站岗反省。完颜雍深知危险临头,到任之后恨不得每时每刻都给族兄送上奇珍异宝以讨欢心。这很有效,时间不长完颜亮被感动了,派人来下了一道命令。

令完颜雍的夫人乌林答氏进京。

完颜雍蒙了,全世界都知道完颜亮是色中恶鬼,妻子进京只能有一个结果。可不去行吗?百分之百全家抄斩。他的夫人很镇定,跟着使者走了,在临近京城时上吊自杀了。

坚贞的妻子,痛苦的丈夫。

可据说最难受的是完颜亮,这么个美人近在咫尺,居然说死就死了!

难受就要报复。完颜亮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完颜亮又有点小尴尬,毕竟强奸不成逼死对方再杀人家老公,这有点说不过去。

好吧,继续发配打压完颜雍,暂时留他一条小命算了。

完颜雍开始了漫长的北方巡游站岗期,他被迫从一个城迁到另一个城,一步步向遥远的更北方迁徙。契丹人起义时,他正在事发地附近—东京(今辽宁辽阳)。既然他赶上了,而且完颜亮正在伟大的南征中,那么剿匪的任务自然就落到完颜雍头上了。

这也没什么,相反会在一定意义上削弱完颜雍的实力,毕竟剿匪也是要死人的,死的都是完颜雍的人。何况完颜亮早就在他身边安插了两个眼线,一个是完颜亮的老丈人高存福,一个是心腹李彦隆,确保完颜雍的一举一动都在控制之中。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从前线败下来了很多金军,有些是完颜雍以前的亲信,他们都找上门来了。这让完颜雍既凭空多出了数量庞大的军队,还知道了近期发生的情况。

完颜亮临行前又杀了一大批人,除了所剩不多的金国皇室之外,北宋被掳皇室全杀了,辽国剩余的皇族也全杀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一定不会杀他完颜雍。

各种仇恨、各种危险加在一起,完颜雍决定造反。他这么做从表面上看是迫不得已,不想安乐死罢了,但往深里想一些就会发现,他必将成功,而且会非常轻松。

完颜亮以谋反得国,一直都在防着有人学样。他杀了那么多的皇室人员,南征时带走了全国绝大多数军力,都是为了保证后院不乱。可这也决定了除非不乱,只要有人敢干,立即就会不可收拾。

空虚到极点的金国内部除了对完颜亮的刻骨仇恨之外,什么都没有。完颜雍用刚刚得到的兵力迅速杀光身边的监视者,第一时间称帝。这个消息像一点火星落进了火药桶里,金国一下子炸开了。报复、报复、报复!完颜亮这个色鬼屠夫狂人战争贩子,金国人早就恨他恨得牙痒痒了—完颜雍成功了!

完颜雍称帝的消息传到前线,正值瓜洲渡口前皂角林大战结束,金军向采石矶一线运动。完颜亮震惊之余保持了足够的清醒,下了两个命令:

第一,严格封锁消息,不许扩散,绝不能让南征的士兵们知道。

第二,谨慎估算这次造反的能量。他要算清楚完颜雍的破坏指数,以便决定是立即起兵回国平叛,还是继续进攻南宋。

历史证明直到这一刻,完颜亮和他的幕僚们仍然没有正视完颜雍。或许在他们的眼里,完颜雍是个胆小如鼠的公子哥。理由是,这人在金熙宗时期受封王爵,无所事事,毫无建树;在完颜亮时期贪生怕死,老婆被逼死都毫无反应。

这样的人何惧之有?

所以他们的分析结果是,先不要理会国内,那是个陷阱。如果回兵的话,无论是全军都撤,还是留些人继续保持攻势,都会造成一个结果—军队解体。

完颜亮上位以来,纯粹是以威压人,以杀服众,没有半点恩德。如果不能保持这个势头,稍有颓败的话,比如此次亲征,没有实质性的胜利,立即就会全民皆敌。何况完颜雍手里握着军队的家属,这是无解的撒手锏,再精锐的军队遇上也得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