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干 王(第3/7页)
1857年1月,洪仁玕有机会目睹这块殖民地所发生的一件较复杂的案件,有人投毒意欲谋害洋人性命,案子很快查到面包坊一个叫阿朗的华人身上,理雅各吃过两次有毒的面包——清早及中餐时——但他大难不死,吃了毒面包之后大吐不止。舆情哗然,复仇的呼声甚嚣尘上,很多人认为阿朗会被处以私刑,但结果并未如此。最后,阿朗在英国法庭上公开受审,最后无罪释放,毒药是面包坊里两个伙计放在面团里,他们可能是受了那些痛恨英国人强行入城居住的广州人所煽动。阿朗在审判期间(以及审判刚结束时)受到保护性监禁,他在监狱里维持秩序,负责礼拜日教会礼拜流程,预先准备祷告书,让“所有的参加者保持良好的秩序”。15
洪仁玕有了传教士给他川资,于1858年夏天离开香港前往南京。他之所以在这时出发,可能是因为他的母亲在那年夏天过世,此后便无牵挂。不过因为此去凶吉未卜,所以他把妻儿和弟弟托理雅各家里照看,直到他能派人来接他们。16
洪仁玕安置家人之后,便冒险由广州北上,经东江到江西境内,再下赣江到华中,数百年来都是这个走法。此时已是1858年秋天,洪仁玕与曾国藩手下的一个部将联系上。官军大败,但洪仁玕却无法越界与太平军会合,反而丢了行李,不得不逃向西北,到达湖北黄梅一带。洪仁玕机巧应变,替一个地方官的儿子看病——这或许是用霍布森(Benjamin Hobson)教给他的医术,暂时得以栖身,筹些盘缠。洪仁玕听说额尔金的舰队到过武昌,正沿江而下,便托了一艘靠岸的英国船只带信给香港的朋友,告诉近况。1859年初,他用刚攒下的钱买了一批货物,扮成商人绕过官军防线,于1859年4月底到达天京。17
洪仁玕在香港住了这么久,有很多事要禀告天王。1859年5月,他写成一份洋洋洒洒的奏章,上呈天王,奏请设立邮亭网络,以期邮件及时送达,邮件应打成捆,按其缓急付邮资,邮件用火轮或蒸汽车派送,中途不停,直抵目的地18。旧房子可维持原样,但新房要建得又高又牢,成行排列。成立银行,印发银纸,收取百分之三的手续费,提高办事速度,以保护行商不受强盗打劫,因为商人身边不带银两,便没人会想到他们身上带了钱财。拓宽开直大路,疏浚河道,加快运输速度。制作精巧之物则授予五至十年专利权,发明用处越大,时限越长,对发明“无益之物”者,则严厉惩罚。西洋番国已有保障人身财产之制度,亦可在天国实施,只要给房屋、船只、商品、人身安全支付少许保险费,便可抵付水灾、火灾造成之损失19。
由天王在干王奏章的空白处批示看来,他都表同意,不过有关何时或如何实施的细节尚未确定。洪秀全也赞同洪仁玕的其他建议,诸如实行医生考核,废除奴隶,禁杀婴儿,禁止赌博演戏,不许偷懒等。20
洪仁玕有两条奏请,天王以其不可行而没有接受。一是在各地建立讯息网络,由天王派人管理,确保从各地送来的各类消息能迅速送到天王手中,且未经修饰。洪秀全在奏章的空白处写道:“此策现不可行,恐招妖魔乘机反间。”等扫除妖魔之后,才可付诸实行21。干王也建议死罪应归上帝圣决,而非由人裁决,如此一来,人方可遵行第六条戒律“不可杀人”。天王批注:“爷今圣旨斩邪留正杀妖杀有罪不能免也。”22虽然天王显然支持其他改革,但当时都没有落实。大军压境,将领多不在京城,洪仁玕曾对造访南京之人言道,各路统领再集天京方可有所作为,“故必俟协定,经多数赞成,乃可实行也”23。
洪仁玕观念务实,但他也对洪秀全由衷钦佩,两者取舍不定,在前来拜见的外国传教士面前,他也流露出这种矛盾情绪。当他从软椅站起,向来客致意,以英语说“你好”并与他们握手时,他是个和蔼的主人。但他穿的却是龙纹花缎长袍,头戴镶珠镀金冠,童子簇拥身旁,打着屏扇。下属身着绿黄袍,头发飘垂,以丝帕束之,列队在他面前敬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