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 兵(第6/8页)

44

太平军自1852年春撤离永安之后,就一直在发展社会政策,而武昌这座大城正可用来试验这些政策。太平军收缴了城内官绅人家的财物,置入圣库储备,又接收城中各种军需物资和府库银两,数目之多,令人眩目——总计达白银一百多万两。城中许多有钱人家和商贾走避逃离,其资财被没收,而那些选择留在城中的居民则要将财产的十分之一捐入圣库,无论金银、钱米、鸡鸭还是茶叶均可。太平军打开牢狱释放囚徒,官军士兵则缴了械,而身强体壮的居民则负责守城。

武昌居民可入拜上帝教,按性别分营编制,以二十五人为卒,由两司马统领,男有男营,女有女营,凡乱入营者,斩首。男子被征召守城皆须赴召,妇孺归女馆,老弱者也各归其所。不论兵士、寡妇或隐居老者,人人每日都能分得配食,包括不到半斛米、一小碟油盐等。太平军下令城内不许进行贸易,但为了补充公众食品配给,兵士及其家族可在城外开铺,让当地居民前来做买卖,“肩挑贸易,皆鸡鸭、鱼虾、饼饵之属”。45

皇上大为震怒,下旨要惩治败军之将——自一年前永安陷落以来,皇上屡次下旨申斥,范围日渐扩大,语气也日益严峻。1853年2月10日,太平军突然带着金银财物和几万名男女新兵撤离武昌46。他们在武昌附近的湖泊河道上又夺取了至少两千艘船,并将船家纳入其中。战事紧逼,但太平军对这些船夫放宽了男女分营的政策,只要他们效忠太平军,船夫也可带家小随船行进。船夫可以留着脑后的辫子,不必像太平军的战士一样披散头发47。因为,速度就是一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太平军的领袖仍未公开宣称人间天堂到底在哪里,但是对他们来说,向东九百六十五公里处的南京成了下一阶段旅程的目标。南京位居长江下游,地处最为富庶的省份,人文荟萃,大约五百年前的朱元璋曾建都于此48。这沿江九百六十五公里,一路尽是官军要塞、战舰和忠于朝廷的文武百官。虽然有追兵,但太平军似乎毫不在意,兵分水陆两路,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在沿途投降的城里稍事休整,并将城里财宝洗劫一空,若有城池抵死防御则绕行而走,有时甚至全军渡江到对岸,以避开几个大城的官军,官军有组织的抵抗可能会阻碍太平军的滚滚洪流49

太平军首领总是先派暗探、前哨在大军之先潜入村镇,张贴安民榜和救世书。警告凡有趁战乱打劫妄为者,就地正法。太平军还令地方士绅移走朝廷给他们立的功德牌坊,但又保证一旦太平军攻取南京,将举行新的科考以选贤举能。只要在家门上写一个“顺”字,就不会受到伤害。佛道僧侣不得住在寺庙道观之中,违者一经发现,即斩首示众。凡开设赌场、妓院者,财产一律没收充公或济贫50。对于在路上碰到太平军的人来说,消极接受是上策:

天王乃天兄耶稣基督之二弟,从天上下到人间。因世人为妖魔所蛊,天王降临人世来解救世人。因此,人们称之为救世主。就像人们得传染病,那些为妖魔缠身的人也会变成妖魔。进而言之,东王出世,乃为劝诫人行正道、治疾病。故而,人们也称东王为劝慰师、解人疾患的救世主。太平军行天道,救人间,不害民。山河一统后,减免天下三年赋税。冨者出资,穷者出力,大业有成后,所有人将受到封赏,世袭官爵。无论太平军走到何处,都要杀尽清妖将兵,让人们像平常一样过上祥和的生活,不受伤害,公买公卖。所入城池,人们只要关门闭户,太平军保证不予伤害。但凡助清妖守城者,格杀勿论。51

武昌撤围后三十日,太平军先头部队循水路疾行九百六十五公里,进抵南京城下。南京城城墙坚固,高出河岸达十二米,蜿蜒向东接山丘。城墙周长达四十公里,正如若干年前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所作的一份报告所述,这座城池太大,无法进行纵深防御。在英国人看来,靠近长江的西北角城墙似乎是最容易突破的地方,而攻城者只要将火炮弹药运到山上,就可以令南京内城俯首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