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启 惑(第4/6页)

26

耶稣降生之时天使口中所说的“太平”与梁发另一段解释“天国”一词之处相对应。梁发说“天国”两字有两种解法:一是天堂永乐之福,系善人肉身死后,其灵魂享受之真福也;二是指地上凡敬信救世主耶稣为人,聚集礼拜神天上帝之公会也。27

洪秀全读圣人书读了二十年,但是耶稣的话语与他以往听的都不一样。梁发抄录了耶稣的登山宝训,写的人名叫“马窦”,载于第五章到第七章。耶稣告谕众人,对他们的不幸要欢愉,不可哀恸:

因义而接受捕害者福矣。盖天之国属伊等,人将毁谤捕害尔,又妄称尔各样之恶为我名,尔则福矣。欢喜大乐,盖在天尔之赏报大矣。盖前尔之先知,伊等亦是受捕害也。28

耶稣还告诉跟从他的人,如何向他们的上帝祈祷:

故此尔等如此祈祷云:我等天父在天者,尔名成圣,尔王就至,尔旨成行于地,如于天焉。赐我等以日用粮,赦我等负债,如我赦负债与我等也。勿由我等入诱惑,乃就我等出凶恶,盖尔为之国者、权者、荣者,于世世,哑门。29

耶稣还告诫,恶无处不在,且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

尔等谨慎伪先辈至尔,其外饰似羊,心里似凶狼,尔等可认之所结之果,人由荆而摘葡萄果乎,抑由棘而摘无花果乎。如是各好树结好果,各恶树结恶果,好树不结恶果,又恶树不能结好果也。各树若不结好果,则砍下投入火也。故此尔等以伊等所结之果而认之。30

洪秀全没有参加1841年那次笔砚齐飞的科考,不过倒是在1843年第四次赴广州参加科考,结果又是名落孙山,这时他还没读到梁发的《劝世良言》。梁发在第一篇就说参加科考毫无意义,根本是蹉跎岁月:

即儒教亦有偏向虚妄也。所以把文昌、魁星二像,立之为神而敬之,欲求其保庇睿智广开,快进才能,考试联捷高中之意。然中国之人,大率为儒教读书者,亦必立此二像奉拜之,各人亦都求其保佑中举,中进士,点翰林,出身做官治民矣。何故各人都系同拜此两像,而有些自少年读书考试,乃至七十、八十岁,尚不能进黉门为秀才呢?还讲什么高中乎。难道他不是年年亦拜这两个神像么?何故不保佑他高中呵?由此推论之,亦是儒教中人妄想功名之切,遂受惑而拜这两个神像,而不以虚灵之志,追想尊敬天地之大主,管理全世界富贵荣华之神,乃合正经大道之圣理也。31

正如梁发在书中所言,人生如白驹过隙——谁说得定自己能活到五六十岁?遑论八十或一百岁了32。洪秀全也听了进去。他从此不再入考场。

正如梁发所言,在某个程度上,其他人被误导之深,不下儒生及其偶像。易于受惑而不能省察自知之人,都沉湎于祈求保佑,佛道徒众是如此,士农工商百工之人亦然。古人仅供奉山川社稷神位或忠臣圣贤的神像;而今人则无所不拜:或用泥塑之像,或木雕之像,或石琢之像,或以红纸写神衔之字,或以纸画之像,或三尖之石,或四方之石等。33

梁发写道,四处都可见到这种愚行的例证。行商大户之人家,内厅堂长奉观音及财帛星君、招财童子、地主财神、门官土地、五方五土地主之神、井神——朝夕烧香点灯,以三牲酒醴,拜跪向各神之位,几无断时34。农耕之人则奉拜社稷谷王众神,求其保护风雨调匀,多赐生长五谷,驱除剿灭鼠耗伤禾之虫。但都没人知道去拜那造化生长万物之真主35

同样,裁缝之人则言制衣始自轩辕黄帝,故朝夕奉事轩辕之像,望其庇佑发财。又那做木匠之人,言做木料之事,始初系鲁班先师教人以规矩,故奉拜鲁班先师众神,若遇神诞之日,则演戏庆贺之,欲神欢欣,保佑同行业人好生意,大发财帛也36。那些行船走海面之人,则信其命悬于北帝天后洪圣之手。他们写了各神之衔,贴于船上,朝夕点灯烧香而拜之,求各神保护船出海往来不受暴风所害,四时行走平安,顺利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