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开元盛世的奠基者张说(第4/4页)

在开元盛世的最初阶段,一直是文臣的张说,却因为一场斗争,阴差阳错地建立了边功。他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在李隆基在位的最初10年,唐王朝的国防能力一度极为低下,尤其是北方河北、山西、甘肃地区,因为府兵制遭到破坏,大量土地流失,许多部队名存实亡,张说在边境大行募兵,剿抚并用,精兵简政,为唐王朝打出来一个和平的国防环境,否则,李隆基的政治经济改革,很难推行起来,唐朝的军事力量,也不会迅速焕发生机。

因为张说的累累边功,公元723年,张说回任中书令,此时老对头姚崇已经过世,张说俨然权倾朝野,他的官场末日,却也从此时开始。

开元初期的10多年里,张说建功颇多,外加李隆基的成功登位,他更是劳苦功高。大功之下,张说也有些忘乎所以,再不是当年那般低调。回任中书令的张说,性格变得暴躁,经常当场斥责同僚,同时经济问题也严重起来,时常收人贿赂。不巧的是,他偏偏又得罪了一个不能得罪的人——李林甫。

这位天宝年间著名的奸臣,在开元时代还只是一个小官,口蜜腹剑是其强项。李林甫找到了张说的一个罪名——招引术士。事情原本很简单,就是张说此人颇迷信,有次家里做寿,招引术士为他做法,可到了李隆基这里,事情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当年太平公主谋害他,用的就是这一招。这怎能不犯嘀咕?公元724年,李林甫正式上告,与张说有仇怨的官员们纷纷附和,众议汹汹下,张说被罢免了中书令职务,命他主修国史。又过了3年,张说又被宇文融告发贪污,这次张说唆使亲信和宇文融争吵,反因“结党”又犯了李隆基的忌讳,结果张说再次被贬,国史也修不成了,直接被强制退休回家。但李隆基还是念着张说的才华,国家每有大事,常找他商量。公元730年,64岁的张说在家病逝,李隆基闻讯后大为悲痛,亲自为他写碑文悼念。这位文武双全的英才,就这样告别了他呕心沥血的事业。而这时候的唐王朝,早已经外扫强敌,内修德政,达到了辉煌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