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卷 此间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第95/112页)

这种通常只存在影视作品中的精神病症激起所有人的猎奇心。报纸媒体都在谈论“人格分裂”的特征,电视台凑热闹地开辟专家讲座为公众答疑解惑。

一度传说甄律师委托K城最有名的七位大律师组成金装大律师团,她不会出庭,从此消失在公众视野。但后来证明只是道听途说。甄律师不仅出庭,还申请为自己辩护。录了口供接受精神科医生的鉴定后,她未再露面。

媒体把这次庭审定义为比上次淮如案更诡异的“世纪大庭审”。不管结果如何,她注定将成为K城法庭史上的传奇人物。

下了车,言格握着她的手送她上法庭。

不太长的走廊很快到尽头,言格停下脚步,眸光清浅望着她,拇指习惯性地在她手背上摩挲,或许有很多话,终究只说一句:“甄意,我相信你的能力。”

分明有那样多的心疼,说出来却是一句信任。

甄意一时眼睛发酸,差点儿流泪。但她是甄意,当然灿烂地笑了:“你好好看着吧,我最厉害啦。”

……

这次庭审,甄意第一次坐上被告席。隔着栏杆,旁听席上是黑压压的人群,都好奇地看她,像看笼子里的动物。

她一眼看到言格,他亦看着她。虽然瞧不清眼神,可她知道他必然是温柔专注的。

甄意垂眸,想了想自己的辩护点:“没杀人”“能自控”“可自主入院接受治疗”,但“不能强制关押”。

甄意抿唇:不能。

言格,如果不是你,我愿意被关起来,不再对任何人造成伤害。

可,这世上,只有你能给我救赎,也只有我能拯救你。

所以,即使我是全天下眼中的精神病和危险分子,为了你,负全天下人,又如何呢?

这次检控方提出的控诉很微妙,并非“谋杀罪”,也未提“终身监禁”,而是“非预怀恶意”的“非法杀人”。

如此,检控方不用举出确凿的证据证明甄意对两位死者有恶意,有预谋。只需证明她杀了人,有精神问题,就可以让法庭下判定,将甄意“囚禁入精神病犯人看管所”,即精神病监狱。

淮如和杨姿的案子则成了她精神失控“非法杀人”的证据。所以两起案子一起审理。

一庭的肃静里,法官宣布开庭。尹铎宣读控诉书后,开始对甄意询问。

“你叫什么名字?”一开始就很微妙。

“甄意。”

“另一个人格的名字呢?”旁听席上的人好奇地观望过来。

甄意抬眸看他,道:“请不要误导我。”她是自己的辩护律师,尹铎不好责难。

他拿起几分鉴定书:“这是八位精神科医生对你的鉴定,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受到强迫和不公正待遇?”

“没有。”

“有一份鉴定认为你患有人格分裂症,你认为鉴定结果符合实际吗?”

一庭的人都屏神静气。

甄意:“八位精神病鉴定专家,三位认为我有人格分裂;两位中立;另外三位认为我精神状况良好,没有病症。尹检控官认为,另外五位专家的鉴定结果符合实际吗?”

陪审员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精神鉴定会有这么大的误差。

尹铎早有准备,道:“人格分裂在临床上极为少见,不像其他精神病种有固定的鉴定模式,所以存在一定的误差。”

甄意点头,诚恳道:“既然尹检控官承认存在一定的误差,想必意思是,认定我有人格分裂的那三位鉴定专家可能存在错误。”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尹铎极轻地敛一下眉心,出其不意啊。看来,虽然经历一番磨难和近两个月的养伤,可回到庭上,她还是那个伶牙俐齿思维敏捷的甄律师。

他换了种方式:“警方走访了你身边的人,从你的同学和同事口中得知,你有一个姐姐,在美国工作,会定期给你打钱,在你沮丧的时候电话安慰你。你姐姐的名字是?”

甄意毫不犹豫,口吻朴实道:“甄心。”这种问题,隐瞒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