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印加人的可乐(第8/19页)
然而到第八个印加人维拉克卡(出现在十五世纪早期)的时候,他们开始频繁迁移。维拉克卡一生占领了足够的领地——也开化到足以认识到他已经占领了足够的领地——因为他不得不派驻军到已经征服了的地区去维持秩序。这证明是确保帝国未来至关重要的一步。到1438年帕卡库提(“世界改革家”)获得王位,带领大军往南进入提提卡卡盆地时,印加人已经是无人可敌。他占领了整个安第斯中部地区,然后向奎托进军。
印加人非常聪明。五百年前根本没有人听说过“冷战”,而他们却掌握了“战略性可信威慑”的概念:即取胜其实不一定非要歼灭对手——只需要具有能够歼灭对手的能力就行了。并不是说如果必须要歼灭敌人时他们不愿意开杀戒——只是一般说来,避开战争要比打实地歼灭战要减少很多困难。因此他们给对手部落提供一个选择:投降而生,或是战死。面对着美洲人有史以来所见过的最强大的帝国,大多数敌人发现这种决定很简单,各个部落纷纷土崩瓦解。
要成为印加帝国的一部分,条件很简单:学习印加语言,信奉印加宗教,派年轻人加入印加军队。只要交纳土地收成的三分之一,一年服满规定的多少个星期的劳役作为什一税,印加人就不大会来打扰你。为自己生命付的价格并不高。不管怎样,这就是印加人的思维方式。今天看来,其实印加人首先倡导的显然不仅仅是简单的“战略性可信威慑”的战略:他们发明了保护费。
尽管有保护费,不可避免的结果还是出现了:随着印加人征服的地区越来越多,军队越来越庞大,他们发现要打的仗越来越少。国内安全也通过一种很聪明的办法得到保证,即转移被征服部落里的危险分子,把他们送到新的地方去,以分散潜在的捣乱分子;对付年轻人(最有可能惹大乱子的就是他们)的办法就是把他们输送到印加军队里去。印加属于极权统治: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家,所有的人都为国家工作——只要你遵守这一点,一切就都皆大欢喜。和社会主义很相似,不过有一点关键的地方不一样:这种统治很有效。在仅仅一百年的时间里他们成功地统一了一百多个部落,占领了整个玻利维亚,秘鲁和智利,还有厄瓜多尔的大部分,已经阿根廷的一大块——包括方园大约907,000平方公里的一块土地。在鼎盛时期,印加人占据了南美大陆上75%的太平洋海岸,从厄瓜多尔的北部边界一直到智利中部——横跨大约4,830公里:几乎是整个大英帝国跨幅的五倍,或等于从纽约到哥伦比亚的距离。他们有一千两百万的臣民。
印加帝国的后勤供给一定庞大得令人惊愕,不过一个重要的发现帮助了他们:他们很早就发现良好的交通是成功管理庞大帝国的关键,于是就开始修路。完工之后,有两万四千多公里的公路横贯南美大陆,从山峰中间凿穿而过的隧道和藤蔓编织而成的吊桥让这些道路四通八达。(无可否认,罗马人在1,500年前就开始修路,但是罗马人当时可不需要对付安第斯山脉)。为了交通安全便利,印加的公路的特色是,每隔一天路程的距离,路上就设一个岗哨。这些岗哨里设有巨大的仓库来储存食物,供官方的旅行者享用,还驻扎有士兵,以保卫道路和周边地区的安全。岗哨里还有帝国最棒的信使,这样一来,庞大的信使队伍便构成了帝国异常迅达的高速公路,印加的将领一天之内就可以将信息传递到240多公里远的地方。据说在库兹克的印加人想要鱼,那么从太平洋捉到鱼再送到库兹克——大约320公里以外——的时候,鱼还非常新鲜。
他们还是能工巧匠。1438年帕卡库提继位的时候开始大兴土木,要在库兹克建造一座首都城市,在城市的中心建造著名的太阳神庙。从遗留下来的砖石结构可以看出,他们的石雕工艺可能比中世纪大多数的欧洲国家要先进得多。马丘比丘古城,这位于秘鲁的“失去的印加古城”便是他们高超技能的证明:这是一座城墙环绕之中的完美无缺的城市,修建在悬崖顶上,每一块石头都与另一块纹丝不差地吻合,根本不需要用泥灰。地里的庄稼由印加人独创的庞大的灌溉系统来浇灌,支持着这个帝国庞大的农业经济。同时,他们的金制品——几乎所有的金子后来都被西班牙人抢走溶化了——在当时真是举世无比。在这样一个处于君主本人控制之下的运转良好而稳定的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南美洲处于几乎是有史以来最团结最和平的时期。在这一切活动的中心便是古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