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敢忆衡阳(1944年4月~1944年12月)(第16/74页)
衡阳城外的最终阵地划分如下:
从西南往南连线:范家庄(西禅寺前沿阵地)、虎形巢、张家山、军舰高地、枫树山、141高地、五桂岭南翼为第一线阵地;从南往西南连线,五桂岭北翼、接龙山、岳屏山、萧家山、天马山、西禅寺为二线主阵地。一线、二线间,还有张家山、虎形巢后的萧家山,这三山间的路口名为两路口,被守军用重火力封锁。铁路以南的高岭、停兵山两据点被定为警戒阵地,不在死守范围内。西北阵地则北起草河南岸的杜家港、演武坪,经易赖庙前街、青山街、瓦子坪,至杨林庙,与西禅寺、天马山相连。湘江这边,阵地与城垣间没什么纵深,部队准备了满装石油的大桶,随时准备向江中倾倒,以在日军强渡时,点燃浮油而进行火攻。
方先觉把军部设在城内中央银行,并于五桂岭湘桂铁路局设置战斗指挥部,这里距离一线阵地不超过400米。
方先觉叫炮兵部队把衡阳三面的要点、路口、地标位置的距离测量准确,进行试射。
在下令疏散衡阳市民的同时,方先觉亦留下精壮劳力千人以上编成工事抢修队、弹药运输队、消防救火队,最终他们成为保卫战中死士的一部分。由于医护人员同样匮乏,方先觉叫特务营拦截任何途径衡阳去往后方的医疗队。在这种情况下,军政部军医署的两个兵站医院被截留在衡阳。
时任第69兵站医院护理长的罗立三说:“方军长,我们已经参加长沙和湘东的战斗了,这是奉命向桂林撤啊,您就让我们过去吧。”
方先觉微笑着说:“不行。”
方先觉面容和善,打起仗来却是个狠角色。
第10军通信兵卢庆贻对方先觉曾有这样的回忆是:“我们报务员天天都可以看到他,但都不怕他,尤其是我年纪最小,方军长一直对我很和气。但是对自己面前的连长、团长,他却几乎没有一点笑色,讲的话一是一、二是二,讲出来就要作数,部下没有不遵守他命令的。如果哪个做得不好,他就处分哪个,但从不开口骂人。”
总而言之一句话,能想到的方先觉都想到了。
方先觉的顶头上司,是第10军老军长、时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的李玉堂。
李玉堂已经奉命指挥衡阳外的部队。方先觉率部到衡阳后,李玉堂就由城西南白鹤铺驻地前来看望守城将士,并以第三次长沙会战与敌死拼的往事鼓励众人,但李之凄楚神色也是显而易见的。
6月中旬时,衡阳外围态势如下:
湘西方向,王耀武集团军仍与日军在胶着。但日军放在湘西的兵力很少,主力只有一个第40师团。从这个角度说,王集团的第74、73、100和第79军是有问题的。在湘东方向,杨干才第20军、王泽浚第44军、傅翼第72军、鲁道源第58军、丁治磐第26军,正在以醴陵为中心的湘东地带跟日军混战。
重庆军委会这时候命令薛岳带着部队往湘西转进,但被拒绝了。
第9战区的作战地域是湖南、鄂南、赣西,在湘东南设立司令长官部,从军事地理上看利于指挥;如果到了湘西,日军一旦控制平汉线南段,长官部和湘东、赣西就隔绝了。这是薛岳向蒋介石陈述不去湘西的主要理由。白崇禧在7月中又传达军委会的命令,叫薛岳将长官司令部转到湘西的洞口县,第二次被拒绝。赵子立回忆,在私下,薛岳则说,“不去给重庆守大门”。作为粤人的薛岳,老家就在粤北乐昌,如果带部队移到湘西,就意味着把兵力布置在湘桂线两侧,所以他宁愿留在湘东南,紧贴着自己的老家,也不愿意给“重庆看大门”,同时再给“给广西看大门”。
关于薛岳不服从命令这一点,后来军令部长徐永昌在日记中猜测:薛是想,一旦出现“大变局”,在湘东、粤北自立。这也并非完全的空想。在李济深(时任桂林行营主任)口述、张克明整理的《李济深先生略历》(《文史资料选辑・第67辑》)中有一段话,称当时李派人去重庆见史迪威,此外“又派人去与薛岳联络,薛岳那时也与美国接上了头。我又派人与余汉谋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