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敌国财产(第5/9页)

德·海特的政治观点属于帝王专制和保守派。1926年,他成为右翼准军事组织“钢盔前线士兵联盟”的成员。他还加入了1924年成立的“绅士俱乐部”,那是柏林的顶级精英协会,汇集了贵族、银行家、部长和企业家。自1927年以来,德·海特开始在纳粹党的上层人物中间左右逢源,在希特勒好友维多利亚·冯·德克森的时髦沙龙,与德国陆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之流相见甚欢。维多利亚的父亲是大地主,丈夫是新近获封爵位的艺术收藏家、外交家威利鲍尔德·冯·德克森,她也是德·海特在骑兵团时的密友、“绅士俱乐部”会员赫伯特·范·德克森(此人最为人铭记的,是在战前担任最后一任德国驻英国大使)的继母。维多利亚的位于玛格丽特大街别墅,成了德国保守派和“中心党”领导混杂的聚会地,前者有保罗·冯·兴登堡、德国皇室成员如德皇之子等,后者有海因里希·布鲁宁,以及积极进取的纳粹分子,包括德国独裁者希特勒本人。据说,1931年,德·海特曾在皇宫酒店与希特勒进行过短暂会面。

希特勒大选获胜掌权后不久,1933年4月1日,德·海特参加了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号是1561948。德·海特成为该党的真正信徒,或许更多是出于投机原因,包括生意上的考虑。1930年至1937年,德·海特担任了蒂森银行顾问委员会的会长,之后在该委员会任成员直至1943年。蒂森银行的两位所有者,是德·海特的朋友蒂森兄弟,弗里茨和海因里希·蒂森-博尔奈米绍男爵。德·海特加入该党,还有其家庭动机:他的母亲和一个兄弟在德国。此外,他在德国有不少财产,包括在柏林万塞郊区拥有一栋别墅,以及他的艺术品收藏许多已租借给德国的博物馆。对自己入党之事,德·海特十分谨慎,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他在瑞士某个湖畔丢失了钱包。伯纳德·博特墨捡到了钱包,把它交给了当地警察;钱包里面有德·海特男爵的党员证,以及一张他佩戴纳粹卐字章的照片。后来,博特墨成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埃及艺术研究员。

1937年,在获得瑞士公民身份的同时,德·海特的德国护照自动失效,随后退党。1939年至1943年期间,当德·海特作为瑞士公民前往德国旅行时,他似乎仍受到纳粹的很大压力,使他的经历更加复杂,更加说不清、道不明。1939年,弗里茨·蒂森从德国飞往瑞士,他早年曾资助过希特勒。他的德国公民身份被撤销,财产被没收,他的兄弟海因里希的德国公民身份也被撤销,被自己的老丈人、一位匈牙利伯爵所收留,成为匈牙利公民海因里希·蒂森·博尔奈米绍·德·卡松男爵。而德·海特的瑞士公民身份,也确实使蒂森银行处于不安全境地,易受来自阿博维尔——德国军事情报部门反间谍机关的压力。1939年,德·海特先是利用自己的赞德福特银行,为德国反间谍机关开展资金交易。1940年,纳粹德国国防军入侵荷兰后,又用柏林的奥古斯特·蒂森银行进行交易。1939年至1943年期间,德·海特利用洛迦诺市的联合银行洗黄金,从事外汇交易。根据美国政府文件记载,德·海特所洗的黑钱,资助了德国反间谍机构在墨西哥和美国的特工人员。据历史学家和记者托马斯·波姆伯格描述,德·海特共用十多种货币进行了90笔付款,总计近100万瑞士法郎。转账活动一直持续到1943年11月22日柏林银行被毁为止。

1944年秋天,欧洲战争接近尾声。盟军军队驶往莱茵河,苏联军队向柏林方向进发。盟军即将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和平占领、战后审判战争罪犯,以及一个所谓的“安全港计划”等,旨在防止德国企业和银行将资产转移国外,包括欧洲中立国和美洲国家。确保那些资金能够用于战争赔偿和欧洲重建。1944年8月和9月,美国向各领事馆发布了指导意见,对美国使馆官员予以引导。起初,那只是美国对外经济管理局、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的一个计划。最后,负责从欧洲被占领国和中立国收集情报的美国秘密情报处及其反间谍机构X-2等部门,都参与了该计划的实施。

瑞士是中立国,曾发挥过主要银行票据交换站的作用。德国从被占领国或从逃亡犹太人手中窃取的黄金,可在瑞士转换成外汇。德国以此购买原材料,驱动纳粹的战争机器。瑞士首都伯尔尼是那些银行转账的核心区。美国秘密情报站的站长是阿伦·杜勒斯,后来担任了美国中情局的局长(1953年至1962年)。1945年4月,美国反间谍机构X-2,提交了战时通过瑞士运送黄金和货币的大量报告,其中绝大多数交易活动,均通过瑞士银行完成。私人则通过外交邮包走私资产,出售艺术品和其他有价值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