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复仇女神(第8/23页)
但是现在,经过萨拉米斯战役之后,该如何完成这项任务突然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严重问题。在战后的作战会议上,马尔多尼奥斯轻松地将战争溃败的一切看作无关宏旨的小事。他轻率地嘲弄着:“不就是几块木板的问题吗?这样的话,即使可耻的腓尼基人、埃及人、塞浦路斯人和西里西亚人把事情弄糟又能怎样?波斯人并没有插手其中。不,我的主上,对我们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失败。”29这番响亮的言语充分表达了每个波斯贵族自然产生的民族偏见情感。但是对国王来说,薛西斯无法否认自己同胞们的勇气和力量。但是与此同时,他并非仅仅以波斯国王的身份进军希腊,从字面上来讲他是“天下之主”。在他旗帜下被召集而来的各族舰队的溃败对其自尊心是极大的伤害。而马尔多尼奥斯对帝国海军大杂烩的特点之讽刺同样也刺激了他——但在伟大国王的心目中,这一特点就是对自己世界权力最充分的体现。
虽然遭到了严重的抨击,但是薛西斯并未认同自己的扩张已经遭到失败的结果。当他的舰队被从海峡中击退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来展示自己的气派和权威:铺设一条横贯萨拉米斯海峡的堤道。为此他派人向浅海填塞土石,驱赶商船到海峡深处充当桥墩。但是希腊弓箭手比海峡本身更难克服,最终阻止了这个企图。帝国的工程师们在骚扰舰队的进攻下疲于应对,时常遭到敌人纵火的破坏,直到最后,国王才极不情愿地面对这个事实,放弃了自己的计划。现实让这个曾经在赫勒斯滂上架桥,在阿索斯山半岛上开凿运河的人感到非常沮丧。国王以前梦想着不日即可占领整个大陆,现在却在一英里宽的小小海峡之前无能为力。
随后更为严酷的音信不断传来。有消息从西西里方面传来,根本性地影响了国王继续向西方扩张、争取第二次希腊胜利[1]的想法。据说吉朗这位不同寻常的叙拉古僭主给迦太基人以致命的打击。其军队遭到无法想象的血洗。在西西里岛北部的希墨腊城下,有15万迦太基士兵被屠杀;幸存者都变成了奴隶;他们的将军在奉献牺牲的时候居然在火中自焚而死。国王在秋意渐浓的雅典思考下一步行动时,这个消息带来的暗示的确令人担心。当初那好高骛远的野心似乎突然被打消了,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施展,将波斯国土扩展到太阳照射的每一片土地上的梦想,在地峡这里遭到无法征服伯罗奔尼撒的现实阻击。以前曾经想象为征服世界的战斗,只能缩小成一场不顺利的边界冲突。
当然这样的事情不值得国王本人来关心。马尔多尼奥斯了解到了这个心意,立刻抓住机会。他向自己的兄弟提议:“陛下将大军带回到萨迪斯的总部去吧,请允许我挑选部分战士来完成奴役希腊的任务。”30马尔多尼奥斯曾经为了这个差事苦苦追求了很多年;而国王也不想在希腊的军营中再过一个夏天,也没有理由继续反驳自己兄弟的建议。一旦不再担任这次征讨的领导,如此大张旗鼓、飞扬跋扈的阵势也不应当继续下去。马尔多尼奥斯接任了远征军总指挥的职务,他关心的结果只有一个:是否能够顺利地将这块新的总督领地纳入囊中。根据在温泉关受挫的经验,对付斯巴达人及其联军的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国王将一片狼藉的阿提卡留在身后,开始率领大军北上,穿越玻俄提亚、色萨利,而马尔多尼奥斯得到兄弟的全权授予,开始精选自己的军队。
他的首选当然是像斯基泰人一样机动灵活、武装精良的骑兵,而且可以在疾驰过程中对任何笨重的步兵战线射箭。此前很多年以来让希腊重甲步兵束手无策的这些特点,毫无疑问将要重新发挥作用。马尔多尼奥斯和许多人都这样认为。他的计划让在希腊遭受失败的国王感到些许安慰,轻松、安然无恙地撤走了大军。31显然,联军编造了很多牵强附会的逸闻趣事——有的说波斯军队已经落到吃草为生的地步;有的说大军在渡过冰封河面的时候被河水冲走;有的还说薛西斯本人挤在渔船上渡过赫勒斯滂——但这一切都是谎言。任何部落或者城邦胆敢背叛自己臣服的誓言都会立刻遭到毁灭性的报复。大多数选择谨慎行事。色雷斯、马其顿和色萨利都继续向万王之王表示效忠。同样还有底比斯和希腊中部地区。帝国海军虽然被削弱,但完全没有被消灭。尽管在萨拉米斯战役中遭到重大打击,但仍然比联军海军数量多。从任何角度来看,来年的夏天,马尔多尼奥斯都能够“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