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走投无路(第10/17页)
伟大国王认为自己有义务令欧洲人看到自己从赫勒斯滂进军过程中的从容不迫所表现出的新世界秩序的未来。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在战斗季节快要过去的时候姗姗来迟;但薛西斯认为要让自己的新臣民认识到,这是他们必须要臣服于自己的最重要因素。仪仗行列、赛舟会、赛马会都展示了国王所掌握的庞大资源,同样可以理解参与其中的各个民族既享受了其中的荣耀,也同时向自己的主人衷心地表示出谦卑。冬天,每一个远征路上经过的城市,都得到指令准备为迎接国王而举行大宴会。持续几个月,所有当地人都为了这次大餐头疼不已,无暇他顾。因为按照波斯波利斯的标准,准备一次盛大的宴会足以令任何主人感到棘手,但这只不过是他们最小的一项责任。不仅如此,还要为国王的士兵、战马、骡子和骆驼提供给养,要为御厨烹饪准备大量木材。国王的餐桌上需要配备金银餐具,桌布需要用最细的亚麻布,还要用尽各种奢侈材料制作各种地毯和靠垫,这都让可怜的市民难以承受。而这些花费完全不能指望通过变卖得到补偿,因为波斯人是一类非常糟糕的客人,他们离开时会将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封装打包,“离开之后,不留任何东西”。31难怪这些“有幸”因为接待帝国军队而大出血的人,只能半开玩笑地召集自己的市民们向众神表示感谢,“薛西斯国王没有要求准备早餐的习惯”。32
无怪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国王得知希腊军队将要在滕佩山谷布置防守的时候,匆忙发出消息提醒这些将领们此地不妥。当然这非常正确——希腊人自己已经得出了结论——但是从亚历山大的角度来看,这次行军得以安全结束完全是偶然。然而他更关心的问题则是确保波斯军队在马其顿境内停留的时间尽量缩短。作为万王之王的附庸,亚历山大痛苦地知道,自己的主公将整个帝国都看作自己的粮仓——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从统治之下的各个王国中摘取其中最好的果实”,33各地进贡来的精品都被奉献到国王的餐桌上。这项耗费奢靡的宴会令薛西斯所到之处人人苦恼,虽然被当作一项重要的赏赐,然而这项赏赐并非给予那些准备这一切的人,而是给予那些国王本人仁慈地挑选出来陪伴自己进餐的人,这就是“御宴”。但是据说国王拒绝任何希腊特产,只要有人进献就会下令撤掉——只有来自国王自己国土上的好东西才允许送到他的口中。一旦占领雅典,他有的是时间把阿提卡的无花果吃个够。
但是军队面临饥馑,甚至连国王本人的餐桌都快要可怜地出现问题,这就不仅是后勤供应的危机了,甚至会影响到帝国的威信。大王没有布丁吃,军队士气就要开始低落。官僚们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都不愿处理,宁可像逃债一样躲避。为了避免在温泉关发生这样的危机,人们不得不花大力气作准备。帝国辎重车队中又增加了各种捕捉到的水禽,以及大量其他国王喜欢的佳肴:卡尔曼尼亚的茛苕油、巴比伦的椰枣、埃塞俄比亚的莳萝。甚至连国王喝的水都从苏撒附近的河流中用大罐子装满带来。
然而百密一疏——不论波斯无比尽心的后勤人员准备得多么周到,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出现。到了温泉关受阻的第六天,集结在御帐周围禁区附近的各族、各阶层士兵情形变得越来越紧张,尤其是伊朗人出现了断炊的现象。希腊人只习惯吃奉献给神灵的动物,纷纷传说敌军中各种离奇古怪的吃肉习惯。据说波斯人会毫不犹豫地将整头驴子烤熟用于生日庆典;如果在条件更好的情况下甚至会烤骆驼。营地中的士兵每天都得到“阉牛、驴子、鹿、各种小动物、鸵鸟、鹅和鸡”34作为给养。由于在进攻温泉关的过程中,即使最好的时候也没有充足的鸵鸟供应,就会让国王的军队士气低下。波斯厨师们善于烹饪,但也难为无米之炊。
薛西斯虽然担心军心动摇,但知道有人比自己更加困难。波斯军队的到来让当地土地主面临破产的危险。由于这样可悲的事态显然是由列奥尼达和一小撮害人的军队造成的,所以当地人拯救自己免于破产的结局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帮助波斯国王冲过热门,扫清障碍。薛西斯也坚信,迄今为止不可战胜的大军一定能够找到某个和自己的胜利利益相关的人来做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