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东吴,今夜谁为你哭泣(第4/5页)

诸葛亮炮制的物证。在一系列的工作都做到位后,诸葛亮写的那封策反信便成了撩拨高定疑心的最后一根羽毛。

高定的心痒痒了。

做人不能太老实。狡猾的人杀人,老实的人被杀,世上的生存术就这么残酷。

便设下鸿门宴,请雍闿赴宴。

事实上这是高定玩的一个死亡游戏,也是雍闿最后的生存机会。他如果坦然赴宴,则安然无恙;如果不来,高定认为他心中肯定有鬼。

雍闿没来。

结果他死了。

当天夜里,高定就引兵杀向雍闿寨中,结果了其卿卿性命。这个事情本来还有一丝悬念的,起码雍闿手下的兵们要保护自己的统帅,但是他们没有。

诸葛亮把一切工作都做到位了。那些被他免死放回的人,此时都想着高定的大恩大德,都在暗中助战——协助高定而战。

所以雍闿很快就死翘翘了。他的脑袋第二天出现在了诸葛亮面前。血淋淋的,很有死不瞑目的意思。

站在雍闿脑袋面前的当然是死心塌地要归降的高定。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高定终于如诸葛亮所愿做了他的人生新选择。

这一切都是诸葛亮的安排。

但是诸葛亮看上去好像不太高兴。

岂止是不太高兴,甚至是勃然大怒。他喝令左右将高定推出去斩了。给出的理由是诈降。

高定脑袋“嗡”的一声,彻底傻了。这个世界变化快他是知道的,但是变得这么快,他还是难以承受。他的归降怎么可能是诈降呢?是诸葛亮错了还是他错了?或者是这个世界错了?高定看着一脸严肃的诸葛亮,觉得人生真是玄机重重,所有的逻辑链条訇然破碎。人人不可信任,每一件事都可疑。他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更不知道要去向哪里——以为自己是奔向了新世界,却不料来到了万恶的旧世界。

所以,他急需一个解释。

一个可以让他对世界产生信任感的解释。

体面的阴谋

诸葛亮高坐于帐上,看着茫茫然不知所措的高定,觉得世界终究是可以设计的。

被他设计。

不错,他依靠反间计拿到了雍闿的首级,也使得高定真心归降,但高定的归降是不是真心他自己可以说了算吗?错!诸葛亮说了算。

诸葛亮并没有如是说,而是利用高定,再行反间计。

一个人被利用一次那可能是无辜的;一个人一再被利用那就不是无辜的了,只能说明他有利用价值。

在诸葛亮眼里,高定就有利用价值,虽然这个归降者看上去一脸无辜。

人生似乎就是这样,无辜要被一再地牺牲,直到一脸沧桑。在过来人和聪明人眼里,这叫成熟。

当然,高定现在不能叫成熟,最多叫走向成熟。诸葛亮信誓旦旦地对他说,朱褒已经派人向我密献降书,说你与雍闿是结生死之交的兄弟,怎么会突然之间杀掉此人?由此可知你是诈降无疑。

高定开始争辩,表情真切地争辩——朱褒这是行的反间之计啊,丞相切不可信!

诸葛亮笑了,不动声色地笑了。他突然觉得做人是有层次的。低层次的人一切都在高层次的人掌控之中行事而不自觉,可以说他们的命运是被人操控的。

便向他提要求:要想自证清白,将朱褒捉来说话。

至此,一个阴谋以体面的形式走完全程。诸葛亮在高定身上再行反间计,以捉拿朱褒。这是高智商者的挥洒自如,只是用在老实人高定身上,颇有些欺人之嫌。但诸葛亮却管不了那么多。因为这是战争,赤裸裸的战争,战争让道德走开,以成败说话。飘逸如诸葛亮者,也不能免俗。

仅此而已。

朱褒死不瞑目。

在朱褒的死亡想象中,他曾经设想过一千零一种死法,但是有两种死法他没有想到过。

一是死在高定手里。

二是冤屈而死。

当高定怒气冲冲地引着部将鄂焕和他的手下兵马,杀奔朱褒营去时,朱褒不知道,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

不错,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自己死在仇敌和必然手里,但恰恰相反,我们很有可能死在熟人和偶然手里。就像此时的朱褒,面对高定不可理喻的怒气冲冲,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