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纵横(第4/5页)
现在的形势已在一线间。如果孙权真的不能重用庞统,庞统将很可能做出令孙权痛苦一辈子的选择——鲁肃不能让这样的人才去投了曹操。
便竭尽全力做孙权的思想政治工作。鲁肃说,庞统这个人虽然长得不咋地,但有才啊,真有才……
他有吗?他有没有你不知道啊?
没看出来,就知道他挺狂的。那叫恃才傲物。
傲物是有,恃才……谁知道他恃什么……
赤壁大战那会儿,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这便是才。
这不是才。是什么?
是曹操找死。曹操自己把船连起来的,怎么成此人之功了?笑话……
主公,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把有说成没有啊……
你说这个可以有?这个真可以有,不是,这个吧,他真的有……
有我也不用。为啥?
有才的人哪能长成他那样?!主公,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了?不是他有才,是你太有才了……
什么叫利用
鲁肃哭笑不得、悲怆欲绝地找到庞统,只为告诉他一句话——可以走人了,但千万别去曹操那儿。
不错,这样的时代,主角只有三个:曹操、孙权、刘备。其他人都是配角。配角是围绕主角而存在的,主角如果不需要了,配角只能另寻他处。对于庞统来说,他现在可以选择的有两人:曹操和刘备。
鲁肃希望是后者。这不仅是为庞统考虑,也是为东吴的未来考虑——刘备可以如虎添翼,曹操是万万不能如虎添翼了,否则这个世间将没有制衡他的力量。
庞统走了,去找刘备了。
当然,他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鲁肃给他的建议是一方面,诸葛亮此前给他的建议则是另一方面。
甚至,在庞统心目中,这两人的建议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刘备曾经的三顾茅庐。
这样的礼贤下士之举给了多少民间知识分子以多大的遐想空间啊!这事要是发生在我庞统身上,那是多么爽歪歪的一种感觉?!却是没有。
当庞统自己送上门去之后,他这才明白,传说永远是传说,现实只能是现实——现实是,刘备对他冷冰冰的。
也是因为他的长相。庞统长得太骇人听闻了。任何见过他的人都不会将他和才子联系在一起。包括刘备。
刘备显然没有了当年三顾茅庐的激情,也没有惊庞统为天人的热情。他跟孙权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赶庞统走,而是让他当了耒阳县的县长。
耒阳县距荆州一百三十里地,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县。庞统当然知道刘备让他去做这个小官的目的只是为了成全他自己礼贤下士的美名,但他没说什么。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靠嘴巴是说不下来的,他也不想做一个跑官要官的先进分子。
只能是这样了,先跟着命运走,爱咋咋地。
庞统在耒阳县只干了一件事。喝酒。
酒很多人天天在喝,但是庞统的喝法不同。他是将它当作工作来做的。简单说吧,庞统每天走近县政府,第一件事是捧起酒坛子,然后就往嘴里灌。
当然了,庞县长喝酒是不寂寞的,因为有背景音乐。不过这背景音乐惨点,是那些上访告状的百姓要求开庭审案的哭喊声。庞县长每每听到这种声音,总是冷冷地瞥他们一眼,然后继续喝。
喝得还美滋滋的,仿佛那背景音乐是人世间最好的下酒菜。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站在他面前,按住了他的酒坛子,从而终止了他继续喝酒的进程。是张飞。
张飞拿起庞统的酒坛子,往自己嘴里灌——一坛酒,一下子就见底了,看得庞统目瞪口呆。
张飞道:喝酒,你不行;审案,我不行。这耒阳县的事情,究竟靠谁呢?
张飞从来没有说过如此有哲理的话。事实上,他也不是自己在说,是代刘备说的。因为刘备坐不住了。
庞统在耒阳县只喝酒不干事的消息传到刘备耳朵之后,刘备就派张飞过来巡视,看看究竟是态度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结果能力问题还没查出来,张飞首先看到了态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