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才(第5/5页)

水镜先生笑了,笑得很优雅:关、张、赵云,都是万人敌,问题是没有善用他们之人。至于孙乾、糜竺辈,白面书生罢了,不是经纶济世之才。

刘备想反驳他,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草堂之内,清气飘然。架上满堆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余音袅袅。刘备置身其间,一时很有今夕何夕之感。

也许,他说的是对的。局外之人,方能参透局中之势。刘备想到了这一层,落寞感反而更深了。因为,人才难得,人才难得啊!自己不是强势人物,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一般,到哪里去找寻济世之才辅佐自己呢?

水镜先生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伏龙、凤雏。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伏龙、凤雏究竟是何人,水镜先生却打死都不说。他只是颇有深意地看着刘备,一脸安详。刘备有如被天雷击中,似有所悟终未能悟。他呆站在历史的谜局里,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夜晚对刘备来说是终不能寐的夜晚。一切都很安静,一切却又嘈嘈杂杂。刘备恍然间明白了,人世间最大的噪音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心静,则万事静。可世间人事碌碌,有几人可以心静无虑呢?刘备一声叹息。

下半夜将睡未睡的时候,刘备真切听到了敲门声。是找水镜先生的。

一个被水镜先生称为元直的人自称刚从刘表那里回来,很有明珠投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水镜先生也认同他的感叹,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奈何轻身往见景升乎?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公自不识耳。”

刘备听了,当下心里一阵狂跳——英雄豪杰,只在眼前——这是在说我刘某人吗?莫非这个被称为元直的人就是水镜先生说的伏龙、凤雏两人中的一个?

他几乎要跳出去现身了。但是,没有。

因为一旦跳出去,他就不是刘备了。刘备行走江湖几十年,太知道进退之道了。什么时候该出人头地,什么时候该韬光养晦,他拿捏得非常得当。

这个夜晚好不容易过去了,刘备以为,收获会在天亮时。天亮之后,水镜先生会将元直先生隆重推出,而他所要做的,只是笑纳罢了。但是,什么都没发生。

什么事都没发生。水镜先生继续颇有深意地看着刘备,一脸安详。他似乎永远要这样看着刘备,却不想有所作为。

刘备忍不住了,只得自己有所作为。他向对方打听昨天夜里来的那个人是谁,现在到哪里去了?水镜先生什么都没说,只是一味地“好、好、好”,令刘备那个焦急和怅然若失。

这次的邂逅是以遗憾告终的,刘备最后一无所获地回到了新野。

当然,也不能完全说一无所获,毕竟刘备知道了两个符号:伏龙、凤雏。刘备隐约觉得,这是两个影响他今后命运的符号,前提是他必须得到他们,起码是其中的一个。不过对于这一点,刘备的信心并不足。人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他刘备何德何能可以功德圆满呢?

所以,还是随缘,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