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才(第4/5页)

事实上刘表并没有到会,蔡瑁准备邀请到会的那个人是刘备。蔡瑁在会上精心安排了谋杀刘备的行动,而所有这一切,刘表并不知情。

刘备也不知情。刘备只是隐约感觉到,这次合聚不太正常。因为他获得授权将代表刘表出面慰问九郡四十二州的官员,他刘备何德何能可以行此大事?所以凶多吉少。

张飞直截了当地对刘备说,筵无好筵,会无好会,去它干甚?关羽则显得“老谋深算”一些。关羽认为刘备疑心病太重,上次酒后一时戏言,没把刘表吓倒,却把自己吓倒了,不划算啊。再说襄阳离新野不远,无故不去,反而显出自己心怀鬼胎来,惹得刘表生疑。

刘备便动心了。当然,真正让刘备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也要去襄阳走一走的是赵云的举动。赵云将率马步军三百人同往,确保刘备的安全。

刘备出发了。没有人知道这是一次危险的旅程,连赵云都无可奈何。因为一到目的地,他手下的三百人便被蔡瑁分化瓦解了。赵云自己被安排在另外一张酒桌上,身边坐满了蔡瑁手下的武将。

刘备孤身一人。他是一个人在战斗。甚至他不可能有战斗力。所有的一切都对他不利。整个襄阳东门被蔡和引军把守,南门被蔡中把守;北门被蔡勋把守。只有西门没人把守。因为不需要把守。西门外有檀溪阻隔,那是天堑,是人间车马不可能通行的天堑。

刘备坐在宴席上,就像坐在历史的危局中,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已无生路。每一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每一个人都可疑。他们是历史的同谋,被绑架者只有刘备一人,而刘表却依然在荆州首鼠两端,茫茫然不知所之。

刘备突围了。目标是西门。这是一个叫伊籍的人偷偷告诉他的。伊籍跟刘备说这个秘密时一声叹息:西门其实也不是生门,只是相对于其他三门来说,它不具有攻击力。与人斗太累,不妨与大自然过招吧。

刘备别无选择。因为他手下的千里马的卢已将他驮至檀溪边上,正准备生死一跃。檀溪是条大溪,有几丈阔,几丈深。没有人认为跳下去会有生还的可能。蔡瑁和他身后的五百士兵对此也持悲观的看法。他们甚至停止了追击,驻足静观一出人间绝唱的最后奏响。刘备则闭上眼睛,纵马一跃,等待命运对他的最后裁决。

水镜先生

跃过去了。命运往往是这样,在貌似走投无路的时候豁然开朗,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刘备就来到了又一村。这是南漳地界,刘备策马而行,日将西沉,风景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就像刚坐完过山车松弛下来一般,刘备沉醉在一种难以言说的静谧中。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夕阳西下时,一个人策马而行。一切都会过去,一切的障碍都不是障碍,只要能够放下。

刘备就放下了,短暂地放下了一切。他的勃勃雄心,他的那些挫折与失意。

一个牧童站在他面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这让他感到奇怪。接下来,更奇怪的事发生了:牧童认识他,称呼他为刘玄德。

刘备不知道,这其实是天意。因为一个叫水镜先生的人很快会浮出水面,与他面对面。这是深具历史意味的面对面,人生中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关于这一点刘备很快就明白了。

水镜先生是仙风道骨的。在这个世界上,仙风道骨的人都处幽而居。水镜先生也不例外。当刘备狼狈不堪地在牧童引领下去见水镜先生时,他惊呆了。

琴声。悠扬的琴声。在突起高音部分后嘎然而止。然后水镜先生施施然出场,惊鸿一瞥地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抗之调。必有英雄窃听。”

毫无疑问,这样的出场是惊艳的,起码在刘备看来是这样。因为他眼中的水镜先生松形鹤骨,器宇不凡,端的是方外之人的气质。

在刘备的江湖中,他很少看到这样的人物,只是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水镜先生会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水镜先生没有亮出底牌,他只是漫不经心地指出刘备身边乏人的事实。这样的“事实”在刘备看来却是污蔑。刘备不服气地说,我刘备虽然不怎么样,可要说身边的人才,那是多了去了。文的有孙乾、糜竺、简雍等,武的有关、张、赵云,他们竭尽全力地帮助我,怎么叫作身边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