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第5/6页)
刘备答应了。答应得很委屈,似乎自己的底线被突破了。
因为他,很有认敌为友的感觉。
但是,陈登的心思已不在他身上,而在袁绍身上。
不错,袁绍可以没有底线,答应出兵,可如何出兵却是大问题。原因是袁绍手下,能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界上,能人太多和没有能人一样,容易误事。
因为凡是能人,大多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睥睨他人的判断,这样的人济济一堂,凡事就议而不决。
袁绍就身陷其苦。在他那大得令人恐惧的超豪华办公室里,袁绍一边看着刘备托人给他送来的求援信,一边史上最强的谋士辩论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著名谋士田丰痛心疾首地说,同志们啊,现在天天打仗,老百姓们连吃的都没有了。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所以我建议,要玩虚的,不要玩实的。可以兵屯黎阳虚张声势,却不可和曹操直接对着干。这样耗上三年时间,大事可定也。
著名谋士审配冲上来很不屑地瞥了田丰一眼,然后说糊涂!我们明公是什么人?以我们明公之神武,抚河朔之强盛,兴兵讨曹贼,易如反掌,何必要等上三年时间呢?三年之后,多少花儿都谢了啊,老弟!
著名谋士沮授发言了,我觉得啊,要打败敌人,重要的不是自己强盛,而是自己比对手强盛。审配同志,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比曹操强盛吗?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与公孙瓒不可同日而语啊。公孙瓒那是坐受其困,可曹操呢?唉……这个这个我原则上同意田丰同志的意见,要玩虚的,不要玩实的。
有人笑了。
笑得很狂。那是著名谋士郭图发出的笑声。
郭图说,打曹操,干嘛要这么拖泥带水、鬼鬼祟祟。曹贼,天下人皆欲诛之。现在我们是替天行道啊。咱们明公是能人,刘备是仁人,能人仁人共仗大义,剿灭曹贼,上合天意,下合民情,正其时也!
辩论很热烈,辩论没结果。
袁绍不见了。
他滑到了桌子底下。因为他再也支撑不住了。袁绍此时真切地明白,人世间最具打击的武器不是暴力,而是高谈阔论。
好在两个人的到来终结了这一切,许攸、荀谌。他们从外面赶进来,一锤定音地说:明公以众克寡,以强攻弱,讨汉贼以扶王室,起兵正是时候啊……
袁绍也豪情万丈起来,当下拍板起兵。于是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发。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袁绍作为此间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终于披挂上阵,激情出演。
辱骂与恐吓才是战斗
当然了,人世间的事,讲究师出有名。袁绍打曹操,也要师出有名。
因为曹操现在是丞相,是皇家威权的代言人。曹操想打谁,那是替天行道;袁绍想打谁,却要颇费思量。
便让书记陈琳写战斗檄文。
战斗檄文不好写啊,它难就难在要将自己比作正义的化身,把对手视作跳梁小丑。只有写到这个程度,打起仗来才能信心满满,真把自个当做正义的化身了。
陈琳一挥而就,一文成名:“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客观地说,陈琳写的这个战斗檄文已经涉嫌人身攻击了。不仅骂了曹操,还骂了曹操的祖宗十八代。但陈琳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写。
因为解气。
作为大汉官场几经浮沉的人物。陈琳素有才名,在灵帝时就已是资深主簿。到了献帝时代,陈琳的战斗檄文都已经写油了。所以,陈琳写的每一篇战斗檄文都遵循这样一条原则:辱骂与恐吓才是战斗。
我就骂你曹操了,怎么着吧?
没把曹操怎么着,相反,倒把他的头风病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