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第4/6页)

车胄也积极行动起来,请了陈登密商此事。

车胄之所以会和陈登一起搞阴谋诡计是因为他知道,陈跟他一样,也是一个线人,一心向曹操的线人。

在此之前,曹操曾给陈登父子封官许愿,以推翻吕布的黑暗统治。现在,吕布是不黑暗统治了,徐州又来了刘备的军政府,曹操便希望,陈登父子能再卧底一次,推翻刘备的军政府。

陈登看上去很卧底,因为他向车胄献计献策了。陈登说,现在刘备出城招呼难民回来,过几天将回徐州。到时候将军可命军士伏于瓮城边,只作接他,待马到来,一刀斩之;我呢在城上射击刘备的后续部队,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啊。

车胄也觉得这样一来,大事可成。因为他和陈登同心协力。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同心协力的事,没有成不了。不仅车胄这么认为,陈登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这一回,陈登想同心协力的那个人不是车胄,而是刘备。

因为陈登看好刘备的未来。

不错,在陈登心中,曹操也是有未来的,可陈登以为刘备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作为一只潜力股,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不仅陈登把宝压在刘备身上,他老爸陈珪也把宝压在刘备身上。

这是一个人的胜利,也是仁义的胜利。刘备三让徐州之举让陈登父子觉得,此人大气。

成大事者,大气为先。陈登父子决定改弦易辙,跟着刘皇叔混。

所以接下来,陈登的行为逻辑变成了这样:他告别车胄后,转身上马奔向刘备,告诉后者千万不要回城,否则危险大大地。

刘备执意回城。

因为关羽献计了。关羽不轻易献计的,毕竟他不是谋士。

但是一个不轻易献计的人一旦献计,却是不容小视。

关羽的计谋是这样的,乘黑夜扮作曹军回城,引车胄出迎,然后袭击徐州。

刘备认可了关羽的计谋,所以执意回城。

只是很快,刘备就后悔了。他觉得,关羽太狠了,在袭击徐州的过程中,把车胄杀死了。

在刘备的性格当中,永远有优柔寡断的成分在。曹操是要反的,反抗却是要温柔的。

刘备要的只是破城,却不是杀人。

特别是杀车胄。车胄是谁?他是曹操的心腹啊!杀了曹操的心腹,只能引来曹操的疯狂反扑,刘备为此忧心忡忡。

但是让刘备更加忧心忡忡的一件事发生了:张飞也杀人了。

张飞是有杀人癖的。特别是在关羽杀了车胄后,张飞的手也痒痒的要杀人。

他杀了车胄全家。

刘备几乎昏倒。因为他彻底失去了将事情转圜的余地。一想到曹操的百万大军,刘备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招架。

站在徐州城头灿烂的阳光下,出来闯荡江湖已有一些年头的刘备感觉自己将很快失去这个原本就不牢固的根据地徐州。从上一个漂泊地到下一个漂泊地,刘备的人生一直没有着落,一直以这个江湖上最温柔的反抗者而著称。现如今,从青年漂到中年的刘备先生,不知道接下来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史上最强的谋士辩论赛

陈登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陈登总是这样,在他人人生的关键时刻,站出来指点迷津。

他对刘备说,首要的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时候,朋友就是敌人,敌人就是朋友,全看你以什么眼光去看待了。比如曹操,当时大家一起讨董时是朋友,现在却成了敌人。

我现在不需要敌人,需要朋友。刘备说得很凄怆。

朋友在敌人中找。陈登说得很玄乎。

刘备却不知道怎么找。

他有太多的漂泊,有太多似是而非的朋友和敌人。分清他们,真是太不容易。

陈登举例说明,比喻袁绍。

刘备被击到了。他刚刚让袁术停止了呼吸,袁绍怎么可能成为他的朋友?

陈登的眼睛眯上了。眯得很自信。因为陈登觉得,有些人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利益受损时,朋友立刻变敌人;当存在共同利益时,敌人也可成为朋友。现在,曹操成了袁绍和刘备共同的敌人,他们应当也只能团结起来,共同抗曹,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这一点对刘备来说是这样,对袁绍来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