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局杀(第6/6页)
刘备说,淮南袁术,兵粮足备,算是个英雄吧。
曹操笑,狗屁,他这个冢中枯骨,我早晚要把他捉来。
刘备说,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算是个英雄吧。
曹操笑,你忽悠我?袁绍这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哪算什么英雄?
刘备说,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算是个英雄吧。
曹操笑,你提那个人渣干什么?他虚名无实,不是英雄。
刘备说,江东领袖孙策血气方刚,算是个英雄吧。
曹操笑,孙策他爹算,他不算。
刘备说,益州刘璋,算是个英雄吧。
曹操笑,你把我击到了。这是条狗,看家狗,连人都算不上怎么是英雄?
刘备说,那么张绣、张鲁、韩遂这些人怎么样,是英雄吗?
曹操笑,他们要是英雄,我曹字倒着写!
刘备不再说了。
因为无话可说。
最后一个答案只能是他自己,但他不会说出来。这是致命的答案,刘备不会傻到那个地步。
曹操却在等待。
曹操知道,人世间所有的问题都有一个答案。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你必须给我一个答案。或者我给你一个说法。除此之外别无选择,他对刘备蔫呼呼的举动很是不屑。
刘备继续逃避,践行“遇到问题绕着走”的人生哲学。
曹操开始自言自语:“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说这番话时,分明看见天边的挂龙跟他心有戚戚焉。
但是,没有人承认他是英雄。人人戒备他,对他敬而远之,畏而远之。包括眼前的刘备。
他想引以为同类的刘备。
刘备坐在他身边,离他很近,曹操却觉得,此人离他甚远,一如世人跟他的距离。
他叹一口气,为自己,也为刘备。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话说出来比不说好。有一些话主动说比被动说要好。曹操真诚地希望刘备能做到这一点。但他同时也真切地知道,刘备是不会说的。
既是天性使然,也是其明哲保身的需要。这一点,让曹操感到孤独。
这是一个英雄的孤独。
暴风雨马上要来了,有些话看来也是不得不说了。曹操站起来,面对天边的挂龙,心情无限复杂地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万籁俱寂。
有些话真是不说比说好,因为刘备惊呆了。
刘备没想到曹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明白,这是试探。
而现在,刘备需要的,是作出一个反应。对曹操试探他的反应。
“惊觉”此言大谬的反应。
可能,人世间最难做的事情大约就是“惊觉”了,因为它需要表演天赋。
刘备开始表演了,他的一双筷子掉到了地上,同时脸上的表情是大惊。
而老天也很配合,一声惊雷在此时恰到好处地炸响了,与刘备大惊状形成极好的逻辑关系。
曹操莫辨真假。刘备的一系列表演流畅自然,水到渠成,看上去不像是装的。
曹操只得一声叹息,叹世间英雄难觅,除了他自己。
但是这样的一个判断曹操下得并不斩钉截铁。如果没有那一声惊雷,曹操以为,刘备符合他心目中关于英雄的全部想象。能屈能伸,能仁能狠,能笑能哭,能直能装。能忍耐,能等待。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被一声惊雷炸回原形呢?
曹操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下午,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片段在惊雷连连中暧昧地结束了。它有一个雅趣的开头和一个惊悚的结局,曹操以迷惑始至茫然终,似乎有所得又似乎一无所得。只有刘备看上去依旧浑浑噩噩,一副毫无心机的样子。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曹操现在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还有机会对刘备进行考察。
他相信,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