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局杀(第5/6页)
许褚、张辽不是代表自己的意志来的,而是代表曹操的意志来的。
曹操有请。请刘备过去聊聊。
刘备心里一声轻叹:看来这菜还是没有种好,惊动了曹操。在刘备看来,把菜种好的重要标志是曹操对他不屑一顾,可现如今曹操对他另眼相看,说明他种菜出问题了。
很可能出大问题了。
青梅煮酒
果然出大问题了。
因为曹操的脸色很冷。
曹操不仅脸色很冷,口气也很冷。
“玄德在家做得好大事!”
曹操说这句话时握上了刘备的手。曹操发现,刘备的手很冷。
没错,刘备的手的确很冷,一如他的心。因为在那一瞬间,刘备的心里只有四个大字。
过犹不及。
自己“作”的痕迹太重了,让曹操怀疑他种菜的目的。
当然,另一个让他心冷的原因更可怕。曹操会不会发现他纳了投名状?!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结果只有一个。
好在曹操没有发现。接下来的一句话曹操自曝谜底,“玄德学圃不易!”学圃是学种菜的意思。曹操说刘备兄啊,你在家学种菜,那可是一件大事,很不容易。曹操以其曹式幽默耍了刘备一把,让刘备着实出了一把冷汗。
他误解了曹操的机锋。
曹操看上去很闲适。他请刘备上门,目的仅仅是请他喝酒。
小亭。枝头。梅子青青。这是午后的时光。这是人生的闲暇。偷得浮生半日闲,曹操兴致勃勃。
刘备则惊魂初定。对他来说,浮生哪有半日闲,岁月常为机锋磨,他的人生常常处于心惊肉跳的状态,哪像曹操,还能跟他玩玩青梅煮酒的套路。
小亭石桌,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两个男人。曹操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他很大佬地跟刘备说一件陈年往事,和青梅有关的陈年往事。
“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曹操哈哈大笑,刘备嘿嘿赔笑。在含义不同的笑语声中,一个著名的成语就此降临人间,望梅止渴。
但曹操却是意不在此。
因为那是陈年往事,他也不是语言学家,会对一个成语感兴趣。
这样的话语,用来暖场是可以的,却与他真正想表达的主题相去甚远,曹操今天想与刘备探讨一下与“英雄”有关的主题。准确地说,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他请刘备来此的主要目的。
骤雨将至。一条龙挂在天空中,吸引了两个男人的眼睛。
一双眼热烈,充满了急切的欲望;一双眼温和,温和到看不出什么欲望。曹操和刘备凭栏远望,各怀心思。
曹操突然向刘备请教龙的变化。刘备无言以对。因为他知道,机锋又来了。
什么龙的变化,龙有变化曹操会不知道?无非是试探。
试探他刘备是龙还是虫。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刘备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就像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一辈子怀才不遇郁郁寡欢,以为自己是龙,却到底没有出头之日,于无数次的奔波追逐后才惆怅地发觉,只是一小虫罢了。
所以是龙是虫,有时候需要的不是判断,而是等待。等待岁月把谜底揭开。
曹操看上去却有些急不可耐。他现在需要的不是等待,而是判断。他要刘备给他答案。刘备依旧沉默。
雅趣的开头 惊悚的结局
刘备总是这样,遇到问题绕着走。在刘备看来,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不与命运对抗,不与棘手的问题纠缠,有时候胜算往往就在自己这一边。
曹操微微一笑,自问自答:“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刘备一听,头就大了。曹操这哪是自问自答,他是边答边问,或者反答为问。在答案中包含着新问题,当世英雄,到底是谁?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快说!
刘备当然知道曹操要他把自己招出来,但刘备却是“打死我也不说”。他继续采取“遇到问题绕着走”战略,跟曹操玩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