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5/6页)
因为现在去打吕布已然不可能了。
可要打张绣他们,就可能吗?吕布会不会趁他征伐张绣的时候,也趁火打劫呢?
曹操感受到了深刻的孤独和犹豫。
唉,人生无非是两种境界:孤独和犹豫。
不在孤独中犹豫,就在犹豫中孤独,雄心壮志如曹操者,也逃不脱这样的境界。
他只能一声叹息。
荀彧没有感受到孤独和犹豫。
因为他是谋士,顶尖谋士。
顶尖谋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和困境在一起。他们是困境的天敌。
在打张绣还是打吕布的问题上,荀彧以为,张绣是值得打的,吕布可以不用打。
因为后者要的并不多。
就像一条狗,样子凶狠冲你而来,这时候你最好的选择不是挽起袖子去打狗,而是扔出一块骨头。
在这个世界上,是狗就爱肉骨头。
曹操恍然大悟,不再犹豫。
投降吧
可以说,一块肉骨头解决了曹操的心病。在得到加官封赏之后,吕布答应绝不找曹操的麻烦。
只要曹操以后不找他的麻烦。
曹操无语,这是含义丰富的无语。
一方面,他不能给吕布承诺。
另一方面,他对此人的智商无语了。
在这个世界上,谁能保证谁的将来,谁又能给谁的将来一个承诺呢?
曹操自问,不能。
因为他自己的将来也不能保证。
对于他来说,所谓的人生就是解决眼前一个又一个麻烦,直到某一天戛然而止。他解决了所有的麻烦,或者他被麻烦解决了。
十五万曹军出现在张绣面前。
张绣没有慌张。
他对数字没有概念。
十五万和十五有区别吗?
也许有。也许没有。要看一个人的感觉。
不是他,是贾诩。
贾诩是大谋士,玩的是举重若轻,谈笑间灰飞烟灭。
但这一回,贾诩的感觉不好。
他不是怕十五万人的力量,是怕一个人的力量。
荀彧。荀彧解决了曹操的麻烦,但是与此同时,他把麻烦带给了贾诩。因为在贾诩的计谋当中,吕布是一个可堪利用的力量,是曹操首尾不能兼顾的麻烦所在。现在,麻烦消失了,他贾诩的麻烦来了。
张绣只能和曹操玩阵地战。
更要命的一点还在于,刘表随时可能开溜。大家都不是傻子,能打秋风最好,打不了秋风做个逃跑者也不错。
所以,这不是一群人在战斗,而是两个人在战斗。
贾诩和荀彧。两个乱世的顶尖谋士在隔空过招。
战争还没有正式开始,贾诩就明白,他败了。
败于荀彧手下。
因为退路没有了。阵地战只有唯一的结果:曹军大获全胜,张绣的部队血流成河。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贾诩带来的。
是他技不如人带来的。
贾诩站在张绣面前,无比沉重地说出三个字:投降吧。
其实,在贾诩的职业生涯中,他不是第一次说这三个字,也不是最后一次说这三个字。总之,这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贾诩的遭遇其实就像很多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时候技不如人,总有一些时候,有那么一种力量,让他们不能承受。谋士贾诩现在就遭遇了这样的力量。
张绣只得投降。别无选择。
因为他信任贾诩。如果贾诩已经黔驴技穷的话,他不可能顽抗到底的。
曹操把手放在了贾诩的肩膀上。
满脸赞许。不错,贾诩是败了,败于荀彧手下,但在曹操眼中,贾诩却是个胜者。
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不让张绣的部队进行无谓的抵抗。这样的选择在曹操看来,是个智者的选择。
所以他希望贾诩跟着他混。就像荀彧、郭嘉跟着他混一样,曹操坚信贾诩跟着他混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贾诩也坚信跟着曹操混,明天会更好。但是,他拒绝这样做。
因为他找不到那种感觉。
两个人就像一个人那样的感觉。
他和张绣认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一样。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张绣对他言听计从,给贾诩以绝对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