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纳粹的种族国家(第11/16页)
党卫队的种族狂人和他们在国家或者党组织的支持者虚构了一个含糊的敌对团体,这个团体如此恶毒和弥散,以致为了保护德国不被这样的恶人所侵害,什么努力都不为过,什么经济上的耗费都能承受,必须揭掉幻觉中恶人的面具,并把他们无情地消灭。对幻觉中恶人组成的世界的确信,使人想起了创造女巫的中世纪宗教大法官的幻觉。这种确信不仅是为了满足偏离正路的神学,而且也是满足从事毁灭工作的正在增生的官僚体制。这个体制已经得到了生长,能够证明它的正当,并对它进行强化。1933年至1938年,党卫队保安处与其他组织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剥夺了犹太人公民权,破坏了他们的谋生手段,最终将他们从德国的公共生活中清除出去。正如后来所见,1938年至1941年间,强迫性的移民紧随其后,再后面就是对所有欧洲的犹太人的消灭。尽管解决犹太人问题的精确方法还不清楚,但是犹太恐惧症患者已经直面灭绝性的终局。这一点可以从施特赖歇尔贴在墙上的口号中看到,并轻易地推论出来。它就是:“没有犹太人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对德国人民的拯救。”
在构建他们极权主义统治网络的时候,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不仅建立了党卫队,尤其是它的安全机构保安处,而且阴谋策划了渗透和接管整个德国警察系统。在1933年末,希姆莱已经合并了德国各州的警察部队,但是普鲁士的警察依然由赫尔曼· 戈林,以及由戈林控制的普鲁士内务部长掌管。戈林警察系统中的铅锤是盖世太保(秘密国家警察),它是普鲁士警察部队的一个部门,建立它的目的是监视由政治领袖、政治党派和政治协会发起的可疑的以及潜在的颠覆行为。直到1934年春天,盖世太保依然在戈林的控制之下。到那时,它的触角已经遍布整个德国,实施威胁、勒索和敲诈等行为,迫使受害者承认他们的政治罪行。为了“人们自身的利益”,盖世太保对他们进行了“保护性监护”,强迫他们招供,把他们交付给集中营,“如果企图逃跑”就会被射杀,这些都成为了正在出现的纳粹暴政喜欢使用的一些手段。
戈林一直就盖世太保的指挥权与威廉· 弗里克和恩斯特· 罗姆发生争执。1934年4月20日,戈林与希姆莱联合,任命希姆莱为“盖世太保首脑”,牺牲了他的前任盖世太保主管鲁道夫· 狄尔斯。希姆莱依然从属于普鲁士邦总理戈林,从属于帝国内务部长弗里克,从属于冲锋队和党卫队的首脑罗姆,在“长刀之夜”(1934年6月30日),希姆莱的黑衫党卫队杀手根据希特勒的命令清洗了罗姆。希姆莱在清除希特勒最严重的政治障碍中发挥了血腥的贡献,作为奖赏,希特勒把党卫队变为了自治的精英组织,并让它完全控制盖世太保。弗里克企图将盖世太保置于内务部更有效的监控之下。经过与弗里克的长期冲突后,1936年2月,通过了一部新的《盖世太保法》,它代表了希特勒狡猾的思想和两面的性格:尽管不同的盖世太保官员表面上对内务部长弗里克负责,但是,这部法律也规定盖世太保的地方官员对柏林的盖世太保首脑办公室负责,这遗留了一个问题:哪个办公室对司法冲突具有最终的权威。在纳粹的恐怖国家,这样的司法冲突最终是以有利于最强有力的和最坚定的领导的方式得以解决,这自然发生在坚韧的希姆莱身上。在《盖世太保法》发布后仅四个月(1936年6月17日),希特勒把所有的警察权力交给了希姆莱,使他成为了内务部中德国警察的首脑。弗里克依然是名义上的负责人,但是实际上希姆莱和海德里希根据他们认为是合适的方式运作起警察部队。
在他被任命为德国警察首脑之后不久,希姆莱重新组织了德国警察系统,组建了新的“安全警察”,由海德里希负责,它由盖世太保(秘密国家警察)、刑事警察及宪兵组成。德国警察系统的残留品由过去的城市警察组成,现在被重新命名为治安警察,交给了一个老朽的效忠者库尔特· 达鲁伊格管理。他是一个好的暴徒,因为愚笨而被柏林黑社会起了“哑巴—哑巴”的绰号。当完全拥有了恐怖工具的时候,希姆莱的效忠者不断地渗透到德国国家的机构当中,压制诚实的行为和遵守法律官员,建造了施罗默· 阿龙松所恰当命名的党卫队、警察和集中营的三角关系。希姆莱的新人紧紧跟随着他们无道德的首领,用无耻的手段完全压倒了守法的、谨慎的公务员。穆勒从慕尼黑迁居到柏林,成为了盖世太保的首脑,后来成为了大屠杀的关键人物。事实上,执行对数百万犹太人和其他纳粹政权无辜受害者灭绝任务的杀戮人员,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集聚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