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阿南之野望(第8/11页)

李默庵湘鄂赣边区挺进军在敌后破坏公路、桥梁,游击日军辎重部队;欧震第4军不必南撤或尾随骚扰日军,而是向东部山区转进,跟孙渡第58军以及杨汉域第20军联系,侧击从东面南下的日军第40师团;傅仲芳第99军一部继续扼守湘江沿线;陈沛第37军(欠第60师)仍守备汨罗江南岸的正面,第99军两个师归其指挥;原本计划放在正面第二线的萧之楚第26军顶到前面,由长沙东南的浏阳到金井(长沙市长沙县境内),由金井而瓮江(金井以北,平江西南);李玉堂第10军由衡山开往株洲以北、浏阳河南岸待机,随时准备北上。

几支援军是韩全朴第72军,由江西而来,增援第27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平江;王耀武第74军,亦从江西而来,向长沙附近靠拢;夏楚中第79军,由西面的第6战区过来,巩固长沙城防;另有一个军,从南方余汉谋第7战区前来增援。

按原计划,薛岳在汨罗江南岸跟日军决战。

赵子立觉得决战时间还是过早,这样的话只能是逐次投入援军,谁来了就先把谁顶上去,并非最佳选择。

薛岳回了一句:“等人马都到齐了再决战?你想要的这个时机,当面的日本人不会给你。”

越过新墙河后,日军主力向汨罗江疾进,此时阿南惟几也已经来到岳阳的战斗司令所。

对日本人来说,阿南的个头不小,但口才不佳,所以喜欢沉默。很多人觉得这不是个聪明人,因为他当年考陆军大学考了四次才考上。其实,指挥作战方面,在随机应变上,他还可以属于中等偏上,超过其前任圆部和一郎。

阿南跟板垣征四郎关系非常差。

板垣做陆军大臣时,支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雍仁入主陆军参谋本部,取代年迈的闲院宫载仁。可秩父宫只是个大佐而已,资历非常浅,虽然是皇族,但要出任参谋总长,就有点开玩笑了。时为陆军省人事局局长的阿南反对此事,跟板垣吵了一架,随后被板垣打发到山西前线做师团长了。

后来,畑俊六取代板垣出任陆军大臣,又把阿南调回东京,叫他做自己的副手,也就是陆军省次官。畑俊六之后,东条英机出任陆军大臣。东条是板垣的密友,跟阿南也是互相看不上。此时恰逢日军在上高大败,于是东条叫阿南出任第11军司令官,再次将其调出陆军中央。

不过,对阿南来说,来第11军任职未必不是件好事。这支部队太重要了。后来,阿南出任日本战败前最后一任陆军大臣。当时,他被准备组阁的铃木贯太郎点名,原话是:“阿南是做过第11军司令官的。”

作为箭头的第6师团步兵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已出现在汨罗江北岸,速度几乎与撤下来的中国军队持平。

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军攻到这个区域用了足足一周。

由于速度飞快,以至于跑在最前面的第45联队(联队长平冈力,南京战时是杀人魔)渡过汨罗江后陷入茫然,不得不请示下一步打哪儿。

相比之下,第3师团慢了半拍,因为一路上受到了陈沛第37军董煜第60师的袭扰。

大云山开打后,第60师主力奉命驰援新墙河北岸;日军南下前,部队撤回南岸,随即被第3师团突破。

不过,在师长董煜的率领下,这个师没散,一直在身后尾随攻击第3师团。比如,第3师团停住时,第60师也停住;第3师团行军时,第60师也行军。一眼望上去,好像一个部队似的。快咬上第3师团时,第60师就开打,第3师团被打急了,掉过头反击一下,第60师则朝两边山林隐蔽。第3师团任务在身,又没时间纠缠,但刚重新上路时,第60师又开始尾随了,搞得师团长丰岛房太郎郁闷极了。

在一个叫马嘶塅的地方,丰岛终于忍不住了,突然率部掉头全力猛攻第60师。这一下,董煜就有点惨了,部队没能扛住,一下子被打散。

第3师团在9月19日下午抵达汨罗江时,脖子有种落枕的感觉。不过,日军在江边一处中国军队的兵站基地意外得到1500袋大米,稍微缓解了一下内心的不平衡。

至于第4师团,问题大了点。

冲破当面中国军队后,第4师团向汨罗江追击时,已是9月21日了,比友军晚了几天。

在行军上以慢且乱著称的大阪人,这一次又落在了后面,于是他们就有点沉不住气了。最开始,他们分两路前进,每路一个联队,剩下那个联队,在后面做预备队。走着走着,前面那两联队开始互相抢路。这还不算,后面的预备队也开始和前面的战斗部队抢路。按日军战史记载,第4师团的行军场面“十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