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河百战变陵谷 第四节(第18/22页)
贾岩性格谨慎,沉吟了一会,并不做答,反向那个致果副尉问道:“君等为何而有此请?”
那人看了一眼王厚,见王厚点了点头,这才回道:“是下官们觉得,如此作战,不太符合韩宝的性子,大悖常理。”
“韩宝的性子?”
“正是。韩宝早年在辽国,有猛将之称,时人甚至以为他将是一名刚猛少谋之将领,不料此后征战,竟然蜕变,如今称得上是刚柔相济,智勇双全,实为一时名将。但不论如何变化,他骨子里仍是刚烈一路,观其用兵,数十年间大小数十战,无不如此。今日之战,韩宝虽然被迫北撤,然他南下以来,屡次与我军交战,并未真正失利过,况且他坐拥四万精兵,以韩宝之能,恐怕也不会以为眼前的局面是我强他弱。只是因为军中少粮,不得不退。其对我军,既无惧怕之意,更非败北窜逃之辈可比。这从今日安平种种细节,也可以见端倪,韩宝走得十分从容。既然如此,他怎会只令区区四千骑断后?况且这中间不过两千宫分军。无论我军是遣哪一军追击,韩宝也断不至于昏庸到以为这点兵力,挡得住我军的精锐马军。”
“你是说韩宝尚有后手?”
“除非韩宝别有深意,否则,前头只怕还有埋伏。纵然是没有理伏,闻得萧垠惨败,韩宝反正也已经不能安心渡河,他也断不会便此善罢干休。”
“别有深意?”不知不觉,贾岩的语气中,已经收起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轻视。
“若说韩宝想借刀杀人,借此良机,设计令那些部族属国军与我军拼个你死我活,也未必没有可能。”那致果副尉说到这里,语气却已经没有那么青定,“只是下官等也猜不透韩宝究竟是何打算。但不管怎么说,那些部族属国军不可能心甘情愿为契丹人殿后,而韩宝也不可能让宫分军来血战,掩护这些异族安然归国。他要想设计这些蛮夷,便免不了要牺牲一些宫分军。”
“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醒下种将军……”
他话未说完,便见王厚摇了摇头,淡淡说道:“不必了。”
“总管。”这下连贾岩也惊讶的望着王厚,在他看来,这个致果副尉的分析,极有道理。
“这个时候,便是神仙也拉不住种端孺。”王厚轻描淡写的说道:“况且,多半也来不及了。”
“那是否令姚老将军加快行军,以便策应?”
王厚再次摇了摇头,“放出一匹野马能够了,再放一匹……”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既然韩宝已经逃不掉了。那不妨便看看,种家这匹千里驹,究竟有多大的本领!”
“吁!”大喊一声,纵马疾驰的种师中猛的勒住战马,只是一小会功夫,与他一道急骋追赶着萧垠的六千骑龙卫军,也一个个勒马急停。
不用多说,每个人都自觉的取出手中的武器。
此地已经是在永宁军——也就是博野县界之内。但从原野的景色来看,与安平几乎没什么区别。很难想象,在这一望无际、视野开阔的平原上,居然能搞什么伏兵。
但是,种师中与他的六千龙卫军,便这么不可思议的被三面包围了。
一直被种师中紧追不舍的萧垠残部,已经掉转马头,在他身后的一座村庄外,至少有上万骑兵正严阵以待。东边的辽军藏在一小光秃秃的树林后,西边的伏兵则是从一座小土丘后冒了出来。
这些辽人的身上,都披了一块白色的披风——或者只是一块白布。这点简单的伪装,原本不难察觉,但是种师中眼中只有逃跑的萧垠,最主要的是他的确也没有想到韩宝会来这一手——他本来再次与辽军对阵,应该是唐河边上的事了。
“致果?”种师中的那行军参军,此时连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但种师中依然只是满不在乎的啐了一口,“无关紧要。迟早那要相会,晚见不如早见。”
“可是……”
“可是什么?!”种师中厉声喝道,狠狠的瞪了他的都参军一眼,“你还没看出来么?韩宝根本没想过逃跑!”
他突然笑起来,“果然好手段,被数万敌军紧追着不放,前面有唐河相阻,在博野也不知道敌人安排了什么后手,换了种某,也的确不会似丧家之犬般的逃跑。假借北撤之名,将聚集在一起的敌军调动,然后集中起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只要把敌军打得胆寒,自然能可以从容的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