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百家杂钞卷二十(第14/19页)
以上为卢从史所诬奏,得罪以死
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退处如怯夫然。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君弃去,遂败。
以上叙历官至佐昭义军,著所以事卢从史之由
祖某,某官,赠某官。父某,某官,赠某官。君始娶宏农杨氏女,卒,又娶其舅宋州刺史京兆韦屺女,皆有妇道。凡生一男四女,皆幼。前夫人从葬舅姑兆次,卜人曰:“今兹岁未可以袝!”从卜人言,不袝。君母兄戣,尚书兵部员外郎。母弟戢,殿中侍御史,以文行称朝廷。
以上祖父妻子
将葬,以韦夫人之弟前进士楚材之状授愈曰:“请为铭。”铭曰:允义孔君,兹惟其藏。更千万年,无敢坏伤。
韩愈/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
君讳洪,字浚川。其先姓“乌石兰”,九代祖猛,始从拓跋氏入夏,居河南,遂去“乌”与“兰”,独姓石氏,而官号大司空。后七世至行褒,官至易州刺史,于君为曾祖。易州生婺州金华令,讳怀一,卒葬洛阳北山。金华生君之考讳平,为太子家令,葬金华墓东,而尚书水部郎刘复为之铭。
以上先世
君生七年丧其母,九年而丧其父。能力学行,去黄州录事参军,则不仕而退处东都洛上十余年。行益修,学益进,交游益附,声号闻四海。故相国郑公余庆留守东都。上言洪可付史笔。李建拜御史,崔周祯为补阙,皆举以让。宣歙池之使与浙东使,交牒署君从事。河阳节度乌大夫重允间以币先走庐下,故为河阳得,佐河阳军。吏治民宽,考功奏从事考,君独于天下为第一。元和六年,诏下河南,征拜京兆昭应尉,校理集贤御书。
以上出处仕宦
明年六月甲午疾卒,年四十二。娶彭城刘氏女,故相国晏之兄孙。生男二人,八岁曰壬,四岁曰申;女子二人。顾言曰:“葬死所!”七月甲申,葬万年白鹿原。
以上妻子卒葬
既病,谓其游韩愈曰:“子以吾铭。”铭曰:
生之艰,成之又艰;若有以为,而止于斯!
韩愈/李元宾墓铭
李观,字元宾。其先陇西人也,始来自江之东。年二十四举进士,三年登上第,又举博学宏辞,得太子校书。一年,年二十九,客死于京师。既敛之三日,友人博陵崔宏礼葬之于国东门之外七里,乡曰庆义,原曰嵩原。友人韩愈书石以志之,辞曰:
已虖元宾!寿也者,吾不知其所慕;夭也者,吾不知其所恶。生而不淑,孰谓其寿?死而不朽,孰谓之夭?已虖元宾!才高乎当世,而行出乎古人。已虖元宾!竟何为哉?竟何为哉!
韩愈/施先生墓铭
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一日,太学博士施先生士匄卒。其寮太原郭伉买石志其墓,昌黎韩愈为之辞,曰:先生明《毛郑诗》,通《春秋左氏传》,善讲说,朝之贤士大夫从而执经考疑者继于门。太学生习《毛郑诗》、《春秋左氏传》者,皆其弟子。贵游之子弟,时先生之说二经,来太学,帖帖坐诸生下,恐不卒得闻。先生死,二经生丧其师,仕于学者亡其朋。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先,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吊,归衣服货财。
以上明二经及死时事
先生年六十九,在太学者十九年。由四门助教为太学助教,由助教为博士。太学秩满当去,诸生辄拜疏乞留。或留或迁,凡十九年不离太学。
以上在太学之久
祖曰旭,袁州宜春尉。父曰婼,豪州定远丞。妻曰太原王氏,先先生卒。子曰友直,明州县主簿;曰友谅,太庙斋郎。
以上祖父妻子
系曰:
先生之祖,氏自施父,其后施常,事孔子以彰。雠为博士,延为太尉,太尉之孙,始为吴人。曰然曰续,亦载其迹。先生之兴,公车是召,纂序前闻,于光有曜。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闻先生讲论,如客得归,卑让肫肫,出言孔扬。今其死矣,谁嗣为宗?县曰万年,原曰神禾,高四尺者,先生墓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