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二十四(第9/13页)
复李宫保 同治四年二月初九日
减赋一事,请尊处定拟奏稿。初非有所推诿,特以鄙人于钱漕中原委条目不甚明了,幕中亦乏熟手。由苏拟稿后,吾两人悉心核定,或由苏发,或由宁发,均无不可。松勋八千人赴闽,自足以靖闽难,铭、盛两军请仍留皖北,以备豫捻。另牍咨达冰案。苏饷本不甚裕,而皖、宁近撤七千人,需费甚巨,故咨请速解苏捐,尚祈俯充饬筹为荷。
复李宫保 同治四年三月初五日
内子生日猥蒙公惠私贶,情文稠叠。当此兵革未休之际,本非臣僚称庆之时,况居中馈之爻,未臻下寿之岁,远蒙存注,感悚奚涯!令兄荣抚吾湘,固属楚南之福,而离长沙十有三年,弭节重莅旧治,亦令兄之一乐也。
雪琴具疏坚辞漕督一席,已于初二日拜发。如不获命,尚拟再辞三辞。计仲宜赴粤,必须展转迟回,当在四月下旬矣。吴道四营驻扬,扬民当可小休,而雨亭因此大获咎戾。
扬防腾出之饷,每月约厘金三万,监课二万。去岁奏明二万解皖,三万协甘,议定于五月起解,厚庵如未抵甘,自应先解都营。而詹镇援豫之师,每月分去七千,关陇三万之数,亦不能月月如额。此间兵势实成强驽之末,急思多撤以节饷需,而正月所裁金陵八营,至今未清欠饷,不能成行。苏、松捐款,承分惠四十万串,尚求赶催速解,以便续撤。
金陵城垣太大,匪类丛集,城外如雨花台、江东桥等石垒,皆不可不扎营。拟请刘仲良学士移驻于此,借其心精力果,以药湘勇之暮气。而鄙人亦常以老生腐谈与仲良相切磨,储为封疆砥柱之材,不知尊意以为何如?
致何子贞 同治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前接二月二十二日惠书,意谓台从即当由浙西旋,未遽奉报。顷丁雨生来,乃知尚留沪上,跌宕文游,低回故垒,吴郡新诗,杭州旧酒,其亦有今昔之感乎?抑立誓乾坤,不发牢骚,不使万物之盛衰忻戚,一溷高怀,如集万夫,筑金堤以防蹄涔之水乎?
湘中一案,毛、恽两帅镌职。恽公之贤,乡人过此多称道之,不仅得贤者齿颊之芬。闻所坐故甚微薄,或不久于磷缁。
豫省发捻分为两股,南股由唐、泌以窥随、枣;北股由陈、宋以趋山东。过衮州后又分为两股:一逼济南,一窜蒙阴。北有黄河天险,或可无虞,东则进而青、莱,退而沂、海,处处可虑。世乱民贫,动辄裹胁累万,多难殆未己耶?
此间粗托安谧。饷项过绌,应撤之兵不能及时裁撤,无告穷民亦不能加意存恤。阡陌荒芜,跨州连县无资买牛,无人开垦。抚事伤情,只增惭悚。
致杨厚庵制军 同治四年四月初八日
前接大咨,奏派李辅堂驻扎武昌,总领各路协甘饷项,奉旨允准,不知辅堂何日可以到鄂。其未到之先,敝处月协三万,拟交汉口督销局,听阁下派员迎提。
霆营出关,较之甘肃用兵,其难数倍。鄙人深虑春霆作此难题,身名俱裂,故具片密奏不宜独令出关。语虽近于参劾,意实设法保全,顷将原片抄达冰案。将来春霆行至甘肃,如询及此事,乞阁下以鄙意告之。春霆之才识,不宜令其独当一面。若打仗、筹饷、用人、奏事四者皆由一手经理,则春霆必急遽杂乱,易于动气。阁下与直夫将军熟商,能使春霆统兵不至过多,不居首座独办一路,正所以保全春霆之功名也。区区愚见,未审以为然否?
致李宫保 同治四年五月初四日
连得四月二十四、二十六惠书,敬悉一切。此间接奉四月二十七日寄谕,饬出省督师。昨又奉二十九日寄谕,则僧邸业已殉节,饬即驰赴山东,阁下署理江督,松岩护理苏抚,想尊处亦经奉到。谕旨令不待驾到金陵,先将篆交篪轩,星速启行。此城过大,伏莽颇多,抢案层见迭出,必待台旆到此乃敢放心启行。护卫之兵,亦请阁下酌带三四千人,乃足以资镇抚。
湘勇早已定议全数遣散,因遣资未备,又挑秦淮淤土出城,土功最巨,尚未裁遣。今闻此信,畏缩不愿北征者十人而九。勉强派去,终属强驽之末,难期得力。贵部淮勇铭、盛、树各军,平日颇有一家之谊,不识离苏赴齐,尚能心性相孚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