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七(第7/12页)
——来示接敝处咨稿,皖省永远停止亩捐。敝咨记无“永远”字样,不知来缄系指何文言之。现有开征丁漕之意,尚未下札,尚未出示,先与鄂省咨商,商定再行试办。来示盛称亩捐足以平人心,息争端,而极吉丁漕之不可办,鄙人未敢附和。大约经手之官绅得人,则二者皆可行,而亩捐之所获较多;不得人则二者皆不可行,而亩捐之虐民更甚。敝处艰于择人,未免因噎而废食耳。
——介唐朴实精细,夙昔颇相知契。自润帅以王文成、于清端保荐,弥加敬爱。目下渠在霍、六一带。此间交涉事少,安徽事向归巡抚综理,故于敝处亦有尊而不亲之象。鄙人与楚军文武久同甘苦,断无不视为一家、联为一气者,请释廑系。
复郭意城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十日
三河克后,狗逆坚守庐郡,多公尚未进兵;袁午帅克复来安、定远两城。若多军抵庐郡城下,便可与袁军联络一气。惟舒、庐、六、寿、凤、定等处,但有黄蒿白骨,并无民居市镇,或师行竟日,不见一人。鲍军在南岸经行东流、贵池,亦复如是。现咨请湘、鄂两省,借谷二万石赈济难民,实亦万不得已之举。鲍公二十六日抵青阳县,闻下游诸贼多来青阳抵御。朱云岩攻击石埭,本约与鲍军两路同进,因有另股窜扰徽州,唐桂生请朱回援,故虽出岭,而不能遽赴鲍公之约。凯章不在徽营,其弟似不足以资钤辖,现飞调凯君旋营。又缄请左帅取道徽州,以援严州而达杭城,亦所以壮凯部之声援也。
浙事殆不可为,上海所解米粮皆隔绝于澉、浦以外,不能直达城根。城中六十万人,十一月初七闻已有饿死者。今又已月余,宁堪设想?湖州、上海亦不知所以保全之法。东南浩劫,靡所底止,实深忧悸。
复左季高中丞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渐江竟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失守,六十万生灵同遭浩劫,天乎酷哉!弟于二十五日复奏统辖浙江军务,已附片密请简阁下为浙江巡抚。无论是否俞允,目下经营浙事,全仗大力,责无旁贷。
浙东民情极坏,难遽图治,宜先经略浙西。欲复浙西,又须先固江西以为行军之根本。第一,须保全徽、休、婺源,不使浙贼从徽、宁直犯江西,不使安、池各军与阁下隔为两截;第二,须力守衢州,不使浙贼窜江西、福建之路豪无阻梗,且以留吾辈进兵之路。弟一面令江军门稳守祁门,朱云岩回扎渔亭,救援徽州;一面令鲍春霆暂驻青阳,不必遽进宁国,免致被贼包裹;一面飞檄衢防文武坚守郡城,以后由敝处发饷,归尊处调度;一面奏请将蒋芗泉调擢浙江两司,带兵五千前来,为阁下指臂之助。其最急之务,则求大纛亲援徽州。将来阁下似宜于徽、衢、信三府之间,择地驻扎,庶保徽、保江、规浙,兰者可并办也。
复官中堂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前得环章,久未续报为歉。浙江竞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失守。浙东惟温州一城仅存,浙西惟湖州、海宁二城仅存。然皆孤悬贼中,万难久全。综计惟衢州或可幸保。徽州被贼围逼已逾十日。从此,皖南与江西断无安枕之日。江西有事,即鄂南亦必震惊。今夏兴、冶、武、崇、二通之警,恐明年亦将不免。阁下明烛几先,请与希帅筹一枝劲旅,预为拟之。弟亦必于江西早为之所,但恐力薄不足御之耳。
希、琴对调之说,论者多以相沮。恐湘勇入皖,朝廷尽以颍、寿、临、淮之事责之,而于鄂中边防或多抛荒。前议应作罢论,已于十七日具疏,略陈苗练不可再抚,彭帅不可离水,请即另简皖抚云云。未审果否俞允,又未知继之者与吾辈针芥契合否。
河南捻患日深,骤难收拾。遂恐南北道梗,楚中奏报当由秦、晋绕递,敝处则或航海达京。鄂边东防渐轻,北防必且日重。鄙意趁此稍暇之时,速行围攻庐州。如其得手,则阁下与希帅专严北防,而弟亦得尽力于南岸矣。
致左季高中丞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久未接惠书,不知大纛果拨动否?贵部进援徽州否?徽军初八日获胜后,九、十、十一等日俱平安。朱云岩由西路往援,贵部由东南往援,当可解围。惟浙江全为贼有,贼欲犯江西以掠米粮,中路必围攻歙、休、祁门;东路必冲突开、遂、常、玉;西路必觊觎东、建、鄱、景。今鲍攻青阳,韦守池州,东路较松。阁下兵不满万,专保东路而兼顾中路,独为其难,日夜为公忧之,为江西危之。现飞调蒋芗泉东来,为阁下指臂之助,请简放浙江两司,不知果否俞允。目前,请贵部壹意救徽,新年后必更设法助公防剿东路也。